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际商业 > 环球博览>正文

李国伟老师:聚焦民营企业 从“无”到“有”再到“强”

时间:2020-03-30 11:49:58    来源:企业供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最近有许多投资者咨询李国伟老师,想让李国伟老师说说最近的情况。李国伟老师拥有将近二十年的投资经验,创建了资金实力超强的新西点军校私募团队,在投资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

  李国伟发现,民营经济是最近舆论的关注焦点。近日,,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共同推荐宣传的“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对社会公布,包括柳传志、马云、任正非等在内的一大批敢为天下先、积极创业创新,推动技术创新,专注品质、追求,,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优秀企业家入围,这是改革开放40年对于几代民营企业家风采的集中梳理和展示,有利于进一步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这些企业家是激荡的改革史的书写者。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也是中国民营经济的成长史。民营企业从立业到创业再到兴业,从“无”到“有”再到“强”,一路坎坷一路探索一路高歌,无数弄潮儿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与追求。

  人们常用“五六七八九”形容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正如,总书记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所言,民营经济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

  一时的坎坷不会影响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这一事实和趋势。当下,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外部环境经历风雨,加上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的紧要关口,民营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有些企业困难比较大也可以理解。

  但如果以积极的心态看,有风有雨是常态。“三期叠加”阶段,一些企业面临一些困难,这恰是企业家大有作为的阶段。市场竞争从来都不是请客吃饭,“突围”从来都是民企的基因。而从另一个角度说,若将各地国资对民企的扶危救困行为,视为“国进民退”“民营企业应逐渐离场”, 既是片面的也是错误的。

  事实上,这种混淆民众视听、干扰社会秩序的论调,已经受到了主流舆论的强烈批判。

  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进入新时代,党,反复强调“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摆上重要战略位置。无论时代场景怎么变化,党,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不会变,广大民营企业家应该有信心、有定力。

  更重要的是,从历史进程往前看,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光明,这对民营经济是大好的机遇期。

  对未来抱有充足的信心,不等于不解决眼下的问题。眼下,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增强微观主体的活力、韧性、创新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应该看到,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面临市场需求不旺,成本上升较快、融资难融资贵、税费负担较重,以及其他制度性交易成本较高等问题。扫除这些“绊脚石”“拦路虎”,离不开实打实的措施。

  党和政府要致力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进清费减负工作力度,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企业轻装上阵、放手发展;也要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让民营企业真正增强获得感;还要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给企业家以礼遇、尊重和荣耀,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给企业家以“定心丸”。当这些力量形成合力,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风雨40年,民营企业的每一步发展都充满了不易,正是因为这些数量众多又敢为天下先的民营企业,中国经济成长的基石才更大更稳。

  当此之时,我们需要给予民营企业更多制度上的呵护、浇灌,让他们在新时代迈开大步。同时,广大民营企业家也要坚定发展信心,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合力开创民营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目的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 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