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际商业 > 各地要闻>正文

弦歌不辍 “人文清华云讲坛”按下深度思考启动键

时间:2020-04-27 09:50:43    来源:厂商内容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4月23日,清华大学109年校庆前夕,人文清华“云讲坛”完成了,一期直播。

  自3月19日开始,清华大学连续推出六场人文清华“云讲坛”大型直播公开课,国际问题专家阎学通、礼学家彭林、人类学家景军、影视理论家尹鸿、科学史家吴国盛、法学家张明楷相继开坛授课。每周一位清华大学,学者,以深度思考看复杂社会,建构认识世界的多元视角。共计460多万人次同步在线上课,在“云端”与学者们进行人文思想的对话。

  国际问题专家、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解析《各国防疫反映的国际关系》,以新冠疫情作为放大镜,凸显国际关系的本质:一个没有领导国的世界已经出现,未来国际秩序将愈加无序。礼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以《“国家元气全在风俗”》为题,溯源“风俗”在古代中国关乎国家兴亡的深层次含义,推演今日国家、官员、民众在建立风俗与国家元气中的责任。人类学家、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景军讲授《新型传染病预警的社会构成》,梳理人类与疾病相伴相搏的历史,呼吁以多源头的预警途径,应对多源头的现代传染病,为预防和战胜流行病提供社会化支持。电影理论家、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带来《向死而生:传染病灾难电影分析》,以灾难电影关照灾难时刻,通过对传染病灾难片的深度解析,思考人类“向死而生”的人性选择。科学史家、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做了《瘟疫之年:重新认识牛顿》的演讲,袪魅神话,把牛顿置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还原科学发现的真实过程,探究其背后复杂的历史、文化与宗教背景。法学家、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明楷以众多日常案例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特殊案例,深度解析《利弊得失:特殊情境下的法益衡量》,详解法益概念,传播法律精神。

  在清华人看来,大学与社会紧密相连。新冠疫情改变了生活和学习方式,人文清华云讲坛大型直播公开课,向社会提供优质课程,也是清华人在危机时刻彰显社会责任的举措之一。数百万观众通过云讲坛获得了“在家上清华”的体验。参与云讲坛的每位观众均可领取听课证、听完全部六门课程之后可领取云讲坛结业证,在特殊的疫情时期,留下一段特殊的知识记忆。

  除直播公开课外,人文清华云讲坛还同步推出学者深度访谈,结合社会热点,思考社会问题,探究改进之途,体现清华学者对中国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学知识重要,构建观察世界的多维视角和知识体系更重要。人文清华云讲坛作为人文清华系列内容的一部分,传承清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文血脉,和人文清华讲坛以人文精神涵养学生,以人文思想影响社会的宗旨,通过大型直播公开课及系列深度访谈呈现多学科视角,建构认识世界的更多维度,带领观众超越现实视野,上溯知识源头,重构知识体系。

  云讲坛在新冠疫情期间进行直播,为了兼顾专业要求与防疫要求,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未来媒体实验室搭建演播空间,通过遥控拍摄、遥控导播等技术手段进行无接触录制,保持了一贯的专业水准,为观众提供了良好的视听体验。

  云讲坛系列内容以融媒体方式进行传播,新华网、央视频、凤凰网、腾讯新闻、网易、搜狐教育、一点资讯、学堂在线等媒体,人文清华和清华大学在微博、抖音、今日头条、B站、快手的官方账号等,对云讲坛课程进行了同步直播。公开课和访谈内容还以短视频、图文等形式通过视频网站、微信、微博、平面媒体等平台发布,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2020年这个独特的春天,新冠病毒在一定程度上触发了社会生活的暂停键,而人文清华云讲坛则在这个特殊时刻按下深度思考的启动键,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以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回溯历史,思考今天,望向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