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际商业 > 环球博览>正文

精彩回顾|后疫情时代的课堂教学如何变?华南师大胡小勇教授这样说

时间:2020-04-26 17:39:09    来源:企业供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4月18日,【师说新语】第二期,我们邀请到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胡小勇教授就《后疫情时代的课堂教学方式变革》进行精彩的主题分享。在直播现场,胡小勇教授针对疫情防控期、准后疫情期、复学之惑、后疫情时代这四大阶段的课堂教学展开深入探讨。

  该直播于希沃白板的云课堂、希沃抖音号、希沃学院抖音号等多个平台同步直播,这不仅吸引了众多老师前来报名观看,而且胡小勇教授精辟独到的前沿观点更引发老师们踊跃交流。

  在此,我们整理了部分精华内容,供老师们继续学习、消化。没有赶上直播的老师,也可以浏览本篇推文,一同学习干货。

  《后疫情时代的课堂教学方式变革》

  --主讲人--

  胡小勇

  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

  广东省基础教育与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长

  校级名师、教师教育工作室主持人

  新型冠状病毒,让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在政府的控制下,我国的防疫工作基本取得比较好的成果。近期,全国各省各市都陆续公布复学时间。在这个时候,我认为非常有必要和各位老师一起探讨“后疫情时代的课堂教学方式变革”。所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一起分享。

  疫情防控期——在线教学有何特点

  我认为我们要探讨疫情后的教学方式变革,必须要结合“疫情期间教学模式变化”一起来探讨。2月初,我国教育部发布了“停课不停学”号召,通过在线教学让大中小学的学生居家学习。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这一次在线教学并不是我们有组织有计划的执行,而是非常时期的应急之举。对于全国1600万名的中小学老师、2亿多名学生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在这个特殊的教学期,很多老师对在线教学以及信息化教学都存在一定的误解。事实上,这一次新冠疫情的在线教学和我们常态的信息化教学是不一样的,以往的信息化教学主要是发生校内,而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应用终端是在我们的千家万户。所以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具体有以下独到的特点:

  超规模并发:可以说人类有史以来,从没有过像这一次那样大的规模,2亿多名学生同时上网学习。

  师生完全分离: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老师和学生是完全不会见面接触。

  资源速配:客观来说,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盲点和短板。

  新工学矛盾:新的工学矛盾主要发生在家庭,分别体现为:“家长复工”与“孩子没人管理”的矛盾,“老师在家开展在线教学”与“其孩子没人管理”的矛盾。

  目前,针对这一次在线教学,我们经过多次总结和分析得出线上教学主要存在以下模式:

  初级版:搬好别人的课堂,做好自己的助教。适用于地区条件比较好、有组织空中课堂的学校,或者课堂互动、教学经验待提高的学校。

  中级版:平移常态课堂,适用于大部分老师。在掌握线上平台的技术使用的基础,老师把常态课堂的教学环节“课前预习--课中精讲--课后作业”平移到在线课堂。

  ,版:翻转课堂,适用于敢于创新变革或以往有翻转课堂经验的老师。翻转课堂是疫情期或复学之后比较好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特点是利用技术支持来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前,通过利用微视频、云平台等技术支持,让学生通过自学把难点、,找出来。课中,老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难点、,做互动深化。课后,通过测试、练习巩固和拓展知识。对于渴望“翻转课堂”教学的老师,这一次疫情期教学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可以称之为“在线翻转”。

  ,版: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老师的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在线项目的学习方法:学科跨界融合,实践任务导向,鼓励分工协作,启发高阶思维,实现深度认知,尊重个性发展。比如:疫情期,广州天河区一位语文老师发起的“双城共读”的在线项目教学;有些老师围绕疫情,开展爱国主义爱国行为的教学等。通过这些在线项目教学,有利于将problem转化为project,打破各个学科知识的界限,指向,思维培养与深度学习。

  准后疫情期——在线教学如何站位?

  目前我国疫情得到控制,但是国外疫情却不容乐观。我们现在面临着“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局面,疫情防控不能松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存在一个新的问题,在线教学应该如何站位?

  疫情防控期,突然站C位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疫情防控期,在线教学突然站到C站。在短短的两个多月,老师都学会了在线直播。这种突如其来的教学行为变化,有它存在的问题,也有它的特点。

  (疫情防控期在线教学c位特点)

  后疫情期,补位不越位

  我个人判断:在后疫情期,在线教学不会完全消失,课堂混合教学会成为常态。很显然,在线教学不是主位,等学校复学后,主位还得还给课堂教学,而在线教学从C位变为补位。线上线下融合(OMO)的混合式教学将兴起,并成为未来的常态趋势。

  复学之惑——课堂从在线到常态难在哪

  复学之后,我们的课堂从在线到常态难在哪里?我认为有以下问题:

  复学挑战:新课开启+老课重来。因为目前疫情期的教学,我国各省各市各校的组织模式方法是不同的,例如,北京,延期开学是假期延续,不得上新课;山东,小学生每次教学持续时长15-20分钟,中学生25-30分钟,增大休息间隔。

  做好心理准备:煮好夹生饭(新课开启)+炒好回锅肉(老课重来)+打好预防针(务实的心理预期)

  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了十条复学建议,供大家参考:

  提前做好在线学业水平的复学摸底检测;

  提前开展单元化在线教学设计,为过渡做衔接;

  复学三堂课:防疫指导+心理辅导+爱国引导;

  主题班会课:教会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做好在线成果的“个人-小组-全班”课堂展示;

  组织学校全学科、跨学科的集体备授课;

  搞好小组学习:生生互助、在教中学;

  精准教学帮扶,“分众化”在线查漏补缺;

  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备案;

  OMO,不要完全抛弃在线教学;

  后疫情时代——信息化课堂的新变化

  在后疫情时代,我们的信息化教学会发生哪些变化,我们的课堂应该往哪里走,这些都值得有志于教学改革的老师共同探讨。

  我认为,疫情结束之后,我们信息化教学将会发生比较大的趋势:

  中国大,差异大:信息化教学的模式要多样化和本土化;

  “双师课堂”受重视:不只是那块屏幕改变了命运;

  备课授课模式的变化:集体备课+团队授课;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优化:教研资源——教与学的资源;

  重视单元教学的设计:扩大教学设计的弹性视域;

  更加重视学生的数字化学系创新素养及自律性培养;

  混合式教学的普及:“刷屏+刷脸”,地平线的桅杆已来;

  技术赋能——做智能时代的好老师

  如何做智能时代的好老师。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化技术对老师有着非常重要的赋能作用。

  中共,国务院非常重视老师的信息化技术发展,在2018年,中共,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专门提出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

  在极限生存环境下,没有信息化,可能连东西都买不到,没有信息化,也没办法开展在线教学。人工智能将是加速信息发展的下一个风口。我们不仅要重视信息化,也要主动关注人工智能。

  ,,我想和大家说的是“春天已来,万物向阳”。希望在疫情结束之后,我们要饱含热情迎接新的时光,天天向上,好好学习。祝各位老师在疫情期和疫情结束之后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