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详。随着今年,经济工作会议的闭幕,这句话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含义,中国楼市发展的新方向浮出水面。
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让所有人住有所居。这是继十九大、,政治局会议之后,高层会议再次定调房地产市场,强调其“居住”的属性。
而“租购并举”,作为让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再次成为人们的热议。对人们来说,租房不再是权宜之计,而是权益大计。
2018年房产市场何去何从?
房子将真正回归“住”的属性
毋庸讳言,这几年,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房价暴涨,尤其是越靠近都市圈核心,人口越聚集的地方,房价也涨得越快。很多人抱怨买不起房,甚至有人吐槽:“一年不买房,白干20年。”
房价过快上涨的背后,既有供给不足、投机投资者炒作等市场内部原因,也有经济快速增长、城镇化加速、人口加快集聚、流动性过剩等外部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快速城镇化带来的住房需求和土地资源导致的供需矛盾。
客观地讲,大城市真正用于居住用途的土地有限,加上拆迁难度大,导致住房资源稀缺,难以承载加速增长的人口。于是,住房资源越紧张,人们越买;买的人越多,房价也就抬得越高。一旦楼市过热,就不得不下“猛药”,遏制房价上涨。
纵观过去几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大多以限制“需求侧”的机制为主。尤其是2017年以来,全国110个城市累计发布了250多次调控政策,通过限购、限贷、限涨、限售、限商等措施,使得今年全国楼市降温,并持续保持平稳。
毫无疑问,这些临时性的“限制”大招,手段比较灵活,大多也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弊端很明显,有时会“误伤”刚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要抑制房地产泡沫,让房子成为“住的”而不是“炒的”关键,在于房地产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的建立。
刚刚闭幕的,经济工作会议,将“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列为2018年,工作之一。业内认为,随着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领域多项政策和制度推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将逐步形成“租购并举、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新格局。
“租购并举”住房制度下
买不起房的人也不用愁了
与往年只调控需求侧相比,今年的一系列调控政策是从“供”、“需”双向精准发力,来解决市场供需平衡的问题。
在持续从需求端坚决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的同时,供给端除了大力推进“租购并举”住房制度外,还加大土地供给,增加“租的”房子供应外。
今年下半年,住建部会同9部门印发《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选取了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厦门等首批12个城市,首批开展住房租赁试点。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50个城市出台了支持住房租赁的政策。
一些城市拍出“只租不售”地块,尝试通过土地端的调控来弥补租赁市场产品的不足。例如,北京、上海等地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还增加了房企自持商品房作为租赁房源。
作为全国房地产改革试点,雄安新区的住房制度执行积分购房。初到雄安的人,都可以租房居住,工作时间长、贡献大的市民攒够一定的积分,在租赁10年后就可以进行积分购房。
但买房后,在一定期限内禁止出售。同时,房屋出售时,政府具有回购优先权,以略高于同期银行本息的价格回购,避免房屋频繁“倒手”推高房价。
雄安新区的举措看似像各地在推行的公租房政策,但又不同,是一种创新的公租房方式。业内人士评价,雄安新区的探索实践,将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示范“模板”。
租房不再是权宜之计
未来“租购同权”可期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租房是,的选择,只有没钱买时才租。
而租赁市场的混乱、体验不佳等现状,让原本摇摆在“租”与“购”之间的人,更加坚定了“购”的念头。
最重要的是,大多数城市只有在买房后才可以上户口,取得城市户口才能享有教育等公共服务。
不过,目前已有多个城市开始试水“租购同权”。理想状态下,“租房”也能享受“买房”的同等待遇,如子女入学、社会保险、大学招录等教育、社会公共资源。
如果各个城市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高,租房者能平等享受到更多的公共服务,租房的吸引力也将随之增强。
在这一方面,广州率先出台的“租购同权”文件中提出,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但有一个前提,承租人必须“符合相关条件”。
继广州之后,无锡、郑州、扬州、济南等一些城市也先后出台与“租购同权”相关的文件。不同的是,这些城市将同权,放在了户籍上。
就现阶段而言,做到“租购完全同权”不太现实,但它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是未来的方向所在,到底能放开到何种程度,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针对租赁市场的分散、秩序混乱,杭州、广州、武汉、成都等城市推出官方房屋租赁平台,解决虚假房源、房东随意涨租、更改租期、“二房东”等现象。
从各地出台的政策看,培育和发展专业化房屋租赁企业已成共识。房地产开发商、中介机构、物业服务机构、国有租赁公司、互联网企业等竞相入场,以更好的居住品质满足不断升级的租房需求。
不管是租购同权、官方租赁服务平台,还是扶持租赁企业等举措,它们深入租赁市场,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租房成为“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