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肖涌刚 于新怡)8月16日,住建部网站发布消息称,《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全国棚改新开工580万套。1-7月,已开工407万套,占年度目标任务的70%,完成投资9900多亿元。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棚户区改造于2013年后提速,2015年进入实质性攻坚阶段并进行棚改货币化。其中,2015-2017年,全国新开工各类棚户区分别为601万套、606万套和609万套,超额完成2015年初确立的“未来三年再改造1800万套棚户区”的任务。去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新版“三年棚改攻坚计划”。按照计划,2018-2020年,我国将再改造各类棚户区1500万套。
2015年,国务院推出棚改三年计划,要求积极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统计显示,2013年、2014年棚改货币化安置率分别为7.9%和9%,但2015年、2016年这一比率直接蹿升至29.9%和48.5%;2017年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比例约为53.9%左右。
不过,货币化安置导致地方财政压力加大,同时容易引发楼市泡沫。为此,去年8月,住建部等六部委曾印发的《关于申报2018年棚户区改造计划任务的通知》指出,商品住宅消化周期在15个月以下的市县,应控制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更多采取新建安置房的方式。同年11月,住建部等再次印发通知明确,对商品住房库存不足、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地方,仍主要采取货币化安置的2018年新开工棚改项目,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棚改专项贷款不予支持。
为缓解地方政府棚改建设资金压力,防止隐性债务增多,4月3日,财政部印发《试点发行地方政府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管理办法》,棚改专项债正式推出。棚改专项债明确为推进棚户区改造发行,以项目对应的土地出让收入、棚改项目配套商业设施销售、租赁收入等偿还,要实现项目收益和融资的平衡,发行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5年,省级政府统一发行棚改专项债,并转贷给需要的市县级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