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镇是中国贵州省的一个小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是茅台酱酒的发源地。据历史记载,茅台酱酒的制作技艺始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在清朝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达到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并且成为了贵州地区的特产。清朝的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茅台酱酒被选为献给皇宫的贡品,获得了,的喜爱和认可。在近代史上,茅台酱酒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巨大的声誉。
茅台酱酒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12987”工艺外,低水分酿酒同样是属于茅台酱酒的独特“技艺”与“记忆”。低水分酿酒指的是在投粮期间,润粮所需水分的多少,即每100斤粮食仅仅使用37斤的水来润粮,低水分酿酒,出酒率低,香气成分占比多,酒香特别浓。
低水分酿酒技艺由一茅王绍彬老先生(3755低水分酿酒技艺的第一代传承人,被尊称为“一茅”)发扬光大,登上,。近些年,由于低水分酿酒技艺相对繁琐和耗时,成本较高,并且需要更高的工艺要求和技能,后来的现代化酿酒行业倾向于使用高水分含量的酿酒方法(100斤糯高粱至少添加52斤以上的水),由此导致低水分酿酒技艺逐渐濒临失传。
袁仲华,作为茅台一代酿酒宗师王绍彬的徒弟,3755低水分酿酒技艺的第二代传承人,被尊称为“二茅”,行业内的人喻为“救酒医生”,“救酒博士”,袁仲华始终坚持“少一点水分,多一点尊荣”的理念酿酒,与徒弟谭文兴(3755低水分酿酒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一起创办了小窖大道酒庄,将恩师的低水分技艺无条件传授给年轻一代的酿酒团队,让酱酒回归,,目前已经达到3955水平,还差2斤水,力争五年内掌握3755绝技。酱酒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与历史遗产之一,保护和传承酱酒低水分酿酒工艺,有利于让中国酱酒更好地复兴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