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暗渠“吞人” 深圳短时极端强降水天气致11人遇难

时间:2019-04-15 09:07:50    来源:北京青年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4·11深圳短时极端强降水天气致11人遇难

  暗渠“吞人” 城市公共安全漏洞待补

  4月11日,深圳暴雨引发洪水,致河道施工人员死亡或失联。4月13日,深圳罗湖区,一名失联人员被找到并确认死亡,至此,暴雨事件共计致11人死亡。据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消息,此次强降雨为有深圳气象纪录以来4月份,半小时雨强。广东省气象台和,气象台专家定性这次降雨为“4·11深圳短时极端强降水天气”事件。

  ,一名失联人员确认死亡

  4月11日晚,短时极端强降水导致深圳全市多个区域突发洪水,造成部分区域受灾,福田区、罗湖区多处暗渠、暗涵出现人员遭遇洪水淹溺死亡或失联。其中,罗湖区桂园街道宝安南路笔架山河暗渠整治西湖宾馆段排水沟清淤作业项目,现场作业人员25人中,7人准备撤离时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冲走,经救援, 4人获救无生命危险,2人死亡,1人失联。福田区香蜜湖街道香蜜公园北侧暗渠清淤作业项目,现场作业10余名作业人员接预警通知后撤离,4名工人被洪水冲走,经救援,1人获救无生命危险,3人死亡。罗湖区黄贝街道爱国路与沿河路中间绿化带地下暗涵进行清淤工作测量勘察的5名工作人员,在准备撤离时被洪水冲走,已发现5人死亡。

  4月13日下午,据深圳市应急管理局通报, 罗湖区桂园街道,1名失联人员已找到,确认死亡。至此,深圳市各受灾点失联人员已全部核清,共有11人死亡。事件搜救工作结束,相关善后和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工人本有一个小时可撤离

  为什么一场雨会引发这么多人接连遇难?水务部门是否收到预警并采取预防措施?新华社记者进行了现场调查。

  深圳市罗湖区副区长范德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工人当时正在进行治水提质工程作业,对雨污分流进行除淤,由于暴雨太急,部分工人没有来得及撤离。在西湖宾馆段,所处空间是地下管道中狭窄的暗渠、暗河,水面短时间内从1米上升到4米,瞬间将工人冲走。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13日发布的情况通报称,这些工人是在准备撤离时被洪水冲走的。

  而深圳市气象局于11日20:00发布大风黄色预警,20:10在全市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警发出后,与三处清淤作业人员伤亡事故之间,存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撤离施工现场。

  暴雨预警之下,为何还有工人作业?预警信息是否及时传递到所有作业工地?记者询问深圳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在汛情发生时水务局是否启动相关应急预案保证安全生产,截至新华社记者发稿时,没有得到深圳市水务局回应。

  将全力提高城市公共安全水平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通报称,4月11日晚,受冷暖气流交汇影响,深圳市出现冰雹、大风、雷暴和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短时极端强降水导致深圳全市多个区域突发洪水,造成部分区域受灾。

  此次强降雨主要集中在福田、罗湖、宝安、光明等区。过程全市平均雨量40.6毫米,各区中平均雨量,为罗湖区65.0毫米,其中10分钟,雨量罗湖区达39.2毫米,福田区达39.7毫米,短时降水极端性很强,几乎一半以上的降雨都集中在短短的十分钟内,达到50年或100年一遇;,半小时雨量73.4毫米,为有深圳气象纪录以来4月份,半小时雨强。广东省气象台和,气象台专家定性这次降雨为“4·11深圳短时极端强降水天气”事件。

  灾情发生后,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深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出批示指示,要求全力开展救援,省市领导赴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截至目前,深圳全市累计投入救援人员639人次、车辆17台、无人机1架。

  根据相关部署要求,深圳将进一步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工作,全面开展汛期水害隐患排查整治,加强汛期应急值守以及指挥调度,加强汛期防洪安全宣传培训,尽,努力减少自然灾害对城市造成的影响,全力以赴提高城市公共安全水平。

  专家分析

  大数据预警系统为何经不住一场暴雨

  深圳市多部门运用大数据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并设立城市安全研究院对城市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为何大数据系统的预警能力经不住一场暴雨的考验?

  面对媒体记者的追问 ,专家分析认为,科技创新是城市治理辅助手段,城市安全管理最终还是要落实在责任意识和安全机制上。往往是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安全意识薄弱、应急处置不当等多方面原因,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深圳大学建设工程生态技术研究所所长刘建分析指出,在现代化程度这么高的城市,出现此次事件让人痛心,事件暴露出安全网有多重漏洞。

  为防止类似的可避免悲剧,专家建议提高有关职责部门、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加大安全设备的投入力度,制定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此外,在河道沿岸和易涝地点布设监视和警示系统,做到实时监控。

  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表示,城市空间地理平台上以大数据库为基础的数字化城市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探索建立专业化的问题排查机制,加强社会和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讯网无关。新讯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