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文明课应成孩子成长必修课

时间:2018-10-26 09:18:40    来源:北京晨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文明课应成孩子成长必修课

  一方面文明素质应当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孩子“考高分”具有同等价值,确立更鲜明的导向;另一方面学校、家庭、社会针对青少年文明的教育与实践,应得到普遍重视,办好经常性的课堂,培养孩子融入血液的行为自觉。

  上千名小学生来展览馆参观,全程没有一个人大声喧哗;用餐时自带垃圾袋,餐后连用过的餐巾纸都随身带走。刚刚结束的“武汉科教研学之旅”中,1500名小学生给很多成年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文明课。目前旅游行业积极践行武汉市旅游委推出的“文明旅游为武汉加分”六大行动,“将文明出行贯穿到整个研学过程中,当他们长大后,也自觉文明游览和出行。”(10月25日《长江日报》)

  文明素养从孩子抓起之所以重要,这是因为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此次武汉对上千名小学生研学游过程中的文明引导,即是生动的例证,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表明文明并不是自发的过程,从小抓起从细节做起,才会最终形成文明的行动自觉。

  当然,也不能过高估计一堂文明教育与实践课的实效与价值。知易行难,做好一次容易,长期坚持很难。文明素养不只是常识,更是文明从意识到习惯,渐进养成的过程。对1500多个孩子的研学游过程开展文明教育与引导,的确是一种好的手段,教会了他们文明旅游应该遵守的准则和礼仪,起到了“知会”的作用,同时,在旅游出行中,带队工作人员及时的提醒以及团体荣誉无形的约束,让孩子们的行为显得文明规范、整齐划一,但起作用的还是文明要求明确规则化的驱动,带有较强“纪律”的色彩,不必然是孩子文明的自觉。

  事实上,文明课更应该是孩子素质的必修课。与这1500名孩子研学文明的惊叹表现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现实场景中经常见到的“熊孩子”,都折射出对孩子文明素质教育引导的缺乏与不足,包括学校、社会和家庭,这些年都更多聚焦在“起跑线”的焦虑之上,而忽视了孩子文明素质的培育与养成。

  文明素质处处是考场,同样的处处都是课堂。一次研学的文明引导效果可以惊喜,但更大意义则是示范。文明素质从娃娃抓起不是一句空话,一方面文明素质应当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孩子“考高分”具有同等价值,确立更鲜明的导向;另一方面学校、家庭、社会针对青少年文明的教育与实践,应得到普遍重视,办好经常性的课堂,培养孩子融入血液的行为自觉。

  木须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讯网无关。新讯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