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长陈宝生6月21日在成都表示,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应该扭转。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大学本科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
“快乐大学”现象,进入公众视野是从1999年高校扩招时开始的。大学教育逐渐褪去精英教育光泽,逐渐呈现普惠化特征。当然,说“快乐大学”并非是说“狂欢式的快乐”,而是相对“中小学学业负担过重”而言的。但这一说法,确实反映了“高校学业管理失之过松,学生学风每况愈下”的现实。不管高等教育如何普惠,“为国家育栋梁材”的属性不会过时,与“快乐大学”告别,杜绝教育资源和人才浪费消耗,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首要议题。
事实上,不少地方和高校,已经意识到“快乐大学”现象的负面效应。2014年,浙江省教育厅就出台了加强高校学生学业管理的办法,提出建立健全学业预警和退学制度,学校不得安排任何形式的毕业前清理性考试。然而,让“快乐大学”退场,关键在于教师。然而,笔者发现,大学教育变“水”,学生混着能毕业,与“师生的互相麻醉”有很大关系。如今不深入高校课堂,不知“低头族”现象泛滥到何种程度。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台下照玩手机,而如果禁止学生上课玩手机,还有可能引起争议让老师下不了台。
在高校课堂里,存在有一种“师生的互相麻醉”现象。老师没能好好备课,把心思主要放在做科研发文章上,课堂上还用十年前的老课件,如果自己混课堂,又怎能做到言传身教让学生课堂上认真听讲呢?有些老师认为,教书就是课堂上上课,课外时间自己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唯独不属于学生”,这样的老师又怎能对学生加强学业监督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进行过程性监督呢?因为这样意味着自己要花精力给学生批改作业过问学生的课外实践,这不是束缚住了自己的手脚吗?从这一层面来说,高校课堂学风差,学生课外无所事事,何尝不是不负责任教师的“有意为之”?有些学生看准了老师的懈怠心理,在课堂和课外不断挑战教师承受底线,因为他们明白“教师的心思不在自己身上”。这就是所谓“师生的互相麻醉”。
“快乐大学”很大程度上来自“教师的自我豁责”。言传身教永远也不过时,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放松要求,变成了“快乐的老师”,学生也会变得“快乐散养”。师生互相麻醉,都成了温水里的青蛙,而不知外面社会知识迭代加速,越来越无法容忍大学给社会输出“残次品”。有专家估算,美国高校2006年的本科四年毕业率只有36.1%,六年能毕业的也只有57.5%。我们想效仿美国大学的“宽进严出”,前提是有一大批“对教学一丝不苟绝不愿蒙混过关”的高校教师。
高校教学是一个生态,唯有师生不再心照不宣的互相麻醉,才能迎来“师道尊严”“教学相长”“严师出高徒”的生态回归。
本报特约评论员 程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