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丑问孟子:君子之不教子,何也?
孟子回答: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
2000多年前公孙丑和孟子的这段对话似乎为最近的一条新闻做了,的注解。根据钱江晚报报道,在杭州,跳绳培训班一开班就爆满。“有的家长,孩子还在上小班,就想上跳绳课……”
跳绳,本来是几十年来中国小学生的一个常规家庭作业和常见的锻炼身体方式。无论是我们的父辈、还是我们,饭后傍晚拿着绳子,找块空地,练上一会儿,不仅是锻炼,也是娱乐嬉戏,既经济又有效。
一种靠自学、稍加锻炼就能掌握的运动,为何需要兴师动众、花钱抢名额去学?在新闻中,有家长表示,担心自己动作不规范,在家瞎教会让孩子养成错误的动作习惯,以后纠正过来就很难。照笔者看来,错误的动作问题也不大,慢慢多加练习自然就能使跳绳水平得到提高。回想笔者小时候,也是个协调性不太好的孩子,但是出于兴趣,经常下楼练跳绳,每分钟能跳到近200个,在这其中并没有家长的任何帮助,一切都是顺其自然。
为什么明明家长花点心思就能做,却一味依赖专业机构?首先,我们要肯定这是一种爱的体现。一个家长爱孩子,才把孩子可能遇到的任何一个小问题都看得很重要,确保目标万无一失。这种潮流不仅在中国有,在世界上也不鲜见。笔者曾读到,英国有专门的“宝宝如厕师”,收费上千英镑训练孩子上厕所。
或者家长将孩子推给专业机构,就像孟子所说,“君子之不教子”是因为害怕父子相夷相离。近来种种家长因为辅导作业而被气到中风、心脏病发的新闻屡见不鲜。在教育中,焦虑的那方永远是父母。但孩子是父母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久而久之他们有可能成为焦虑影响下的孩子,或者成为受父母支配而丧失生活主动性的孩子。这些都不是我们爱孩子、教育孩子的初衷。
把孩子送到专业机构学习,因为付出了,,产生了契约关系,得到某种学习成绩的承诺,会让家长更安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眼下80后、90后经过考试教育成长起来的一代家长的思维习惯。替孩子考虑人生每一步,成为负责任家长的标志。殊不知,这种消费解决一切的思路,过分依赖精细化分工和专业化教育,有可能阻碍正常的亲子互动,家长把孩子往专业老师那里一送,似乎就能立竿见影地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却失去了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的机会。
孩子的,教养者、第一位老师,是且只能是孩子的父母。跳绳培训班的火爆,是一种过度的爱,更是家长自身教育焦虑的折射。“上不了好幼儿园就上不了好小学,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人生还有什么可能性”,在一环接一环的成功路径下,容不得有任何闪失。在新闻中,就有被采访的家长表示:“跳绳总是要学的,以后升小学,想读民办小学就要考跳绳,就算是上公办小学也是要考试的,总逃不了,让他早点学起来。”而把诸如跳绳这样的游戏,变成一种带有明确目的性和功利性的需要完成的考试项目,将抹杀其趣味性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