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我国正面临着一场“银发”大考。有媒体调查发现,当前,不少地方养老服务供给和实际需求不相匹配,存在大城市优质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与农村养老机构床位空置并存的现象。而且,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整体较低,还不足以满足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2018年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情况》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养老服务机构近3万个,养老服务床位746.4万张,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床位约29.9张。这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50—70张的平均水平,与“十三五”规划35—40张的目标亦有距离。如此供不应求,怎么还会有床位空置现象出现呢?上述媒体调查结果很有典型性,城市和农村相比,老人支付能力强,服务资源有优势,床位自然紧俏些。不仅如此,即便在同一个城市,,城区的床位也比郊区更为紧张,公立机构的床位比民办机构更为稀缺。所以床位闲置现象,并不是说床位够用了,而是供需错位下的一种结构性矛盾。种种现象,根源是养老机构定位不明确,需要在公办养老机构承担兜底责任的前提下,转变养老机构运营模式,实行养老机构分级制,倒逼其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针对性。
为促进养老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国务院在2016年通过了《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就提到加快公办养老机构改革,鼓励公办养老机构转制成为企业或开展公建民营,到2020年政府运营的养老床位数占当地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应不超过50%。毫无疑问,这里释放出的市场化改革方向,是解决供需错位的有力举措。这是因为市场才最了解消费者需求,能够有效解决供给结构不尽合理、市场潜力未充分释放、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要做到这一点,政府应该积极转变角色,改变“撒胡椒面”式的补贴模式,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优化市场环境,切实增强政策保障能力,加强市场监管。
当然也要看到,机构式养老只是养老服务体系的一种。不少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大量、盲目地建设养老院、护理院,不仅会使政府的财政负担日益加重,也不利于老人保持原先的生活方式和延续以往的社会关系。由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经历了机构养老向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转变。在我们这里,出于传统的家庭结构和观念影响,以及目前日益增长的养老压力,把老人更多安置在家庭和社区,显然是更加务实的选择。现在推行的“9073”模式,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人数比例为90∶7∶3,就是一种非常稳定的模式。我们固然要大力发展机构养老,但是,程度地利用好社区和家庭资源,也是非常必要的。
养老问题事关重大。随着“银发”压力越来越大,只有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才能成就美好生活。针对供需错位矛盾,我们要主动向市场借力,把养老产业做大做强;针对养老机构不足,也要发动全社会力量,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