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各地商讯>正文

践行绿色使命 服务绿色发展 国寿财险助力绿水青山成色更足

时间:2025-10-17 10:57:42    来源:企业供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北宋画家王希孟用石青石颜料绘成的传世名作《千里江山图》,用鲜艳的青绿色调,描绘出绿水青山的锦绣恢弘。

  2025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已走过了从“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再到“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的三个阶段,绿色理念已深入人心。

  完善绿色发展理念,离不开金融支持。绿色金融是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亦是“两山”理念的重要践行者。2023年10月,,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的 “五篇大文章”,其中之一便是绿色金融。

  2024年10月,央行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将绿色金融服务纳入中国特色现代化金融体系。2025年2月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央行又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绿色金融业务规模占比明显提升”的目标。

  作为金融央企,国寿财险深耕绿色金融领域,推出了绿色金融服务方案和绿色保险产品组合拳,为市场注入了蓬勃的绿色活力。

  2024年,该公司制定了《关于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以金融供给侧改革与有效需求引领为实施主线,以加快建设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为主要目标,积极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大力支持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紧扣绿色金融发展理念,国寿财险将理念融入公司经营管理多个环节,积极探索建立自身成长与贡献社会兼具的商业模式,形成了具有国寿财险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绿色发展稳中有进,累计提供绿色保险保障8.64万亿元;支付赔款46.60亿元;绿色投资规模89.27亿元。通过环责险、水污染清理费用保险为1489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30.10亿元。

  守护青山,多措创新绿色保险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已成为我国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之策,亦是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契机。

  2016年8月,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通过绿色保险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支持经济向绿色化转型的制度安排。2024年10月,央行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保险机构要健全绿色保险服务体系,建立绿色保险服务网络,推进产品创新,增加服务供给,提供一揽子风险减量与损失保障保险方案。

  聚焦于绿色发展的难点痛点,国寿财险在《公司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方案(2025—2029年)》中,细化了绿色金融发展机制改革举措。

  围绕“双碳”目标,国寿财险不断丰富绿色保险供给,增加产品服务种类和保障范围,创新开发林业碳汇保险、海洋碳汇保险、农业碳汇保险、湿地碳汇保险、草原碳汇保险等五大生态系统碳汇产品,实现了生态系统碳汇保障的有效覆盖。

  福建省分公司作为国寿财险在碳汇领域的先行军,2021年4月,全国首单林业碳汇保险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试点落地,国寿财险福建省分公司为该区提供2000万元碳汇损失风险保障。

  而后,国寿财险福建省分公司又持续在碳汇领域发力,做好林业碳汇保险、红树林蓝碳生态保护保险、农业碳汇保险、互花米草防治保险、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保险等全国首创性绿色保险项目续保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在《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出的“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纳入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国寿财险福建省分公司聚焦生态的前置化保护,以减少水土流失为关注点,创新开发了水土流失区林业治理碳汇保险,2024年1月初在福建龙岩长汀县实现全国首单业务落地,为389万亩长汀县水土流失区林业治理资源提供碳汇损失风险保障1300万元。

  福建在碳汇领域的先行先试只是国寿财险助力碳汇市场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底,公司已在福建、辽宁、山东等二十余个省份开发碳汇系列保险产品61个,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6亿元。

  山西省森林覆盖率20.6%,森林资源丰富,但生态风险保障不足,现有保险覆盖主要集中于公益林,大量商品林及林下经济缺乏有效风险对冲,难以覆盖如大规模病虫害、极端气候灾害、特别是日益突出的野生动物致害(如野猪毁坏农作物、林木)等新型复杂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

  为了破解生态保护难题,国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精准识别到生态现代化治理中面临的“生态风险保障不足、社会关注度不高、风险减量管理薄弱”三大挑战,以林险“五个一”行动为抓手,探索出一条多方协同、多维发力的生态保护新路径,实现了生态保护从“单点突破”到“体系重构”。

  比如,国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突破“保树不保碳”的制约,邀请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等专家学者举办绿色林业碳汇研讨,成立绿色金融创新研究基地,并创新开办古树名木保险、野生动物致害补偿责任保险、森林碳汇遥感指数保险等新型绿色保险产品,野生动物致害补偿责任保险,森林碳汇遥感指数保险。“保险+林下经济+碳汇金融”综合服务方案被列为山西省省级示范项目,带动全省新增林下经济参保面积28万亩。

  此外,国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还深刻认识到护林员“前沿哨兵”价值,创新研发“绿色卫士”专属产品,为护林员提供风险保障,成为全国省级护林员综合保障的创新实践。

  苗木产业作为“两山论”生态价值转化的生动实践载体,20年来持续书写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的时代答卷。但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面临自然灾害频发、病虫害威胁大等多重风险,加之苗木生长周期长、资金回笼慢,产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这些既制约着苗木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折射出践行绿色金融的迫切需求。

  国寿财险安徽马鞍山市中心支公司立足当地县域农业产业特色,提出“深耕本土、精准保障”的农险发展战略,组建调研专班,深入走访马鞍山市和县善厚、石杨、香泉等乡镇及郑蒲港新区,涉及20多个行政村,访谈种植养殖大户50多户,梳理出病虫害等高频风险点。同时征询相关专家意见,共同研讨不同树种在不同生长关键节点的发病规律。基于调研与专家意见,公司精准定制涵盖自然灾害与病虫害等的苗木种植保险产品。产品保障对象涵盖苗木种植户、苗木种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障范围聚焦苗木生长关键风险,如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风灾、雹灾、冻灾等自然灾害,以及病虫害、野生动物毁损等导致的苗木死亡,实现保障方案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盘活绿水,注入金融活水

  随着国家对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视和海洋战略的深入实施,蓝色保险作为保障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蓝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海洋产业安全、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建设现代海洋牧场,是践行国家大食物观、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的关键举措,也是助力农业强国、海洋强国,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的重要抓手。但海洋牧场的建设、经营及保险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一些制约因素。

  有专家指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首要问题是如何科学有效地完成海洋生态风险的管理管控,借助科技力量打造海洋新质生产力。只有以科技为源头、以保险等风险管理体系为支点,以海洋产业具体场景为落点,以金融信贷服务为杠杆,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才能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针对海洋牧场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国寿财险以海洋牧场保险为抓手,着力强化数智驱动能力,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建设专业平台、培育专业人才、发挥专业优势,显著提升海洋牧场保险发展质量,推动海洋牧场保险产品创新、服务范围扩大、服务模式升级,帮助海洋牧场经营者减量灾害风险、拓宽融资渠道、稳定经济收益。

  山东是生态资源大省,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广阔的淡水水域滩涂,是全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为强化海洋牧场等海洋经济产业保险服务,国寿财险于2024年7月在山东省威海市成立蓝色保险发展中心暨海洋数据研究院,有效整合公司资源,负责全国范围内海洋牧场等蓝色保险的研究、运营及管理工作。

  为了破解海洋牧场风险高、监测难等问题,国寿财险公司山东省分公司蓝色保险发展中心通过自主研发的海洋保险综合服务平台,利用以3S为代表的空间服务技术体系,接入全国海域重要的海洋及海陆交界区的第一手海洋环境数据资源,在大数据技术、云服务技术支撑下,为政府、行业协会、客户提供海洋生态风险管理的场景化展示和各类海洋产业的深度数据支持。尤其是在风险预警领域,养殖主体可自行接入平台锁定自身养殖海域,获取海温、波高、台风、溶解氧、PH值、叶绿素、盐分等20项海洋元素的实时信息和未来3-7天的预测信息,根据对风险要素及阈值数据的需求设置预警推送,结合风险洞见报告、养殖技术建议等延伸功能,为水产养殖风险预防与处置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有效助推地方特色产业经济蓬勃发展。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拥有64.47公里海岸线,海洋资源禀赋优越。距离海岸10海里的地方,两座约11层楼高的巨大黄色立方体坐落在海中。这是全国,的全潜式深远海三文鱼养殖集群式网箱——“财金海上粮仓”1号、2号网箱。

  作为智能化程度极高的“黑科技”, “财金海上粮仓”的经营风险不容小觑。为此,国寿财险山东省济南市中心支公司为山东财金万泽丰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量身定制了“一揽子”承保方案,为其提供风险保障8000余万元,全力护航新质生产力“入海”,赋能“海上粮仓”建设,耕海牧渔再也不怕“风高浪急”。

  与此同时,水质保护对于促进城市生态发展也极为重要。在四川,国寿财险于2023年推出了东安湖水质保险项目。该项目采用了“保险+风险管理服务”的模式,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意外事故导致东安湖水质监测指标低于III类水质,便可触发保险责任。同时,该分公司还通过第三方水质风险管理机构,提供水质风险跟踪、预警和管控措施建议等服务。通过“人防+技防+保险”手段,不仅能在治理过程中提供专业研判及时跟踪,还能在东安湖突发水质污染事件时,依据协议迅速理赔,及时弥补水质污染处置带来的经济损失。

  丰富触点,建设美丽生态

  2025年6月有关部委发布的《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把“技术指标”与“碳属性”合二为一,技术颗粒度更细且附注碳贡献评价。

  青海作为青藏高原重要核心区域,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特殊而重要,生态责任重大而艰巨。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是党,在新时代新征程赋予青海的重大政治责任和重要历史使命。

  2021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规范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明确规定“再制造是指对功能性损坏或技术性淘汰等原因不再使用的旧汽车零部件,进行专业化修复或升级改造,使其质量特性和安全环保性能不低于原型新品的过程”。

  发展再制造产业,推广使用再制造产品,是推动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据研究机构测算,相比于制造新品,再制造产品不仅能够节能60%,节材70%,同时几乎不产生固体废物,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80%以上。

  2023年6月,国寿财险青海分公司正式开启“绿色保险1.0”,推出绿色汽车保险服务,倡议客户在车辆发生保险事故损坏后,优先选择使用低碳修复、再制造件等方式进行维修更换。公司构建起涵盖10家优质维修企业、10个主流汽车品牌、10项特色绿色权益的生态网络,携手再制造企业打造低碳修复资源网。同时根据低碳修复技术应用情况,结合承保前端测算数据,制定出差异化特色定价方案,打造“绿色车险”核心产品。

  与此同时,作为“绿色保险1.0”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寿财险青海省分公司还上线了青海省内,保险业面向保险客户的绿色低碳平台。该平台以个人碳能量账户为核心,将包括事故车维修、在线报案等多种保险场景与节能减排效果相关联、通过赠与用户碳能量(可以用于购买多种绿色产品与服务)的方式鼓励用户参与到绿色行动、绿色消费中。

  同年底,绿色保险迎来了2.0版本的升级,在产品覆盖、服务体验、生态构建等方面实现了全方位的突破。2024年6月,全新升级的“绿色车险+绿色家财险”保险系列产品正式登场。这些产品凭借着高性价比和专业贴心的服务,为客户带来了更加安心、全面且环保的保险体验,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赞誉。2024年9月,国寿财险青海省分公司又积极参与到“青海省融资信用服务中心平台”的企业节碳数据共享工作中,将企业低碳维修、再制造件使用的节碳量纳入人民银行节碳体系,为企业融资增信,同时邀请多元主体入驻平台丰富碳积分场景,形成“减碳行为记录—生态价值转化—金融服务增信”闭环,推动环保行为向信用资产转化,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共上传98家企业节碳数据,总计减碳量25.3吨。

  美丽中国建设是理念的不断根植。除青海外,国寿财险也在全国其他省份推广低碳修复服务,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累计推广使用低碳修复配件超124万件。此外,国寿财险紧密围绕绿色低碳风险保障需求,加强创新产品研发,锻造供给侧服务能力提升。聚焦碳资产新兴领域,紧跟行业热点趋势,创新开发碳超额排放费用损失保险、CCS(碳捕集与封存)项目或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碳资产损失保险等碳资产保险;聚焦保障社会安全运营,创新开发实验室安全责任保险、客运索道责任保险产品,满足市场多样性需求,助力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聚焦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开发车辆动力电池容量衰减损失补偿保险、太阳能光伏电站运营保险等创新产品,服务绿色产业发展走深走实。

  生态兴则经济兴,生态兴则文明兴。

  未来,国寿财险将继续以金融之力,守护蓝天白云、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之美好画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选择需谨慎,谨防诈骗行为!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互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西部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