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东区,水穿街巷的“三里河”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留念摄影/本报记者 杨益
四月天,乍暖还寒,走在前门东区草厂四条胡同里,复古的木质灯杆,满树繁花的海棠,水穿街巷的三里河,叮叮当当的车铃声……一切都显得那么惬意、自然、宁静。很难想象,在北京城的核心区,竟有这样一番景致。
这里是前门东区,总占地面积58.6公顷,区域内有胡同46条,完整地保留了独特的南北、斜向的胡同肌理和具有南城特点的民居院落群。这里也是北京文物古迹最为集中的区域,曾经商贾大户云集、梨园名角荟萃、各地会馆众多,是一片最有代表性的老街区。不过,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的增多,四合院逐渐成了大杂院,前门东区作为老城区的代表,民生问题尤为突出。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经过一段时期的改造,前门东区逐渐恢复了老北京胡同特有的风貌,正在还原“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的景象。
改造市政管线 施划车位128个
走在胡同里,脚下是古色古香的青石板,两侧是灰色的砖墙,抬头看见的是蓝天,处处整洁有序。据天街集团副总经理段金梅介绍,目前草厂地区17条胡同约3500延米的电力电信架空线入地、新建电信管道、给水、排水、雨水、燃气切改、道路铺装等一系列市政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已经完成。实现了雨污水分流,完成了线缆割接及气改电的居民能源切改工程,让胡同居民享受到现代化生活。
在草厂四条胡同的北侧,有一座现代化的公厕。公厕的建筑风格与周围的院落十分协调,厕所里安装了新风系统,并有专人打扫卫生。段金梅说:“草厂地区、前门三里河以及西打磨厂街31个不同条件的公共卫生间均开展了这样的改造试点工作。”
环境整治提升了,如何管理好、维护好是关键。目前,前门东区引入了平房区物业服务管理,涉及治安巡逻、环境保洁、上门维修、文化拓展等八大类服务,成功解决草厂文保区物业服务功能缺失的问题。
此外,前门街道还借助专业停车管理团队优势,深入挖掘地区停车资源,积极探索错峰停车、差异化停车等方式,在周边施划车位128个,有效增加地区车位资源,缓解地域内居民停车难的问题。
修复三里河 保留老物件
在前门东区,水穿街巷的“三里河”尤其值得一提。河岸两侧桃红柳绿,春和景明,小桥流水潺潺,杨柳迎风招摇。不少居民来这里散步,还有游客来此拍照留念。
如此复古的景致是如何实现的?段金梅介绍,在绿化上,三里河地区原生态的大树基本都被保留了下来。比如几个湖心岛中间保留了原本居民院里的香椿树,已有上百年历史。河边散落放置的石磨盘也都是修河时从地下挖出来的。拆下来的老砖、门墩、木材、石料,只要有用全部保留下来,连游客脚下踩的石板,都是用老旧石料铺成的。
三里河也是一条自循环景观河。为保障水质始终清澈、透明度高,采用生物活性炭滤层、生态浮岛、曝气增氧等设计,去除污染物,保持水质状态,实现水体无色、无异味、无杂质。同时,河道中喷水的涌泉、河里种植的莲花等水生植物,既能造景,也能对水质起到净化作用。经过一段时期的改造,在去年4月,“三里河”重见天日,也让北京的老胡同赋予新内涵、焕发新生机。
摒弃大拆大建 实现整体保护
前门东区责任规划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朱小地说,前门东区的草厂片区、三里河沿线、西打磨厂沿线等区域都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的改造,下一步,将对西兴隆街、正义路南延两侧开展提升,包括完善区域内的城市生活功能、商业服务设施的提升,以及引入一些文创产业等等。
片区内遵循怎样的改造原则?朱小地说,如今已经摒弃了过去的大拆大建,而是要实现整体保护,不仅要保护建筑实体的风貌,更要保护原生态的生活状况,实现建筑实体和人文环境的整体保护。在保护性修缮的过程中,还要讲求整体风貌的协调,并找到历史依据。除责任规划师外,前门东区还聘请了十多家专业的设计单位,集思广益,实现多样化的保护。
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现场
草厂胡同已建设3个共生院
4月9日上午,北京青年报来到前门草厂四条29号院。在这座老院子门口,就能看到一个刷脸机,得“刷脸”进门。这就是当下非常时髦的“共生院”,100余平方米的小院保留着红柱、青砖、灰瓦,散发着浓郁的老北京气息。里头的小屋被改造成了三个单间,大体的结构都没有发生改变,只不过加入了更加现代的元素。
通过在智能锁上输入密码,就能进入其中的一个房间,进门右手边就是一个厨房,可以生火做饭,中间是一个小客厅,家用电器样样俱全,还有一个小型的双人沙发。再往里走,便是一个卧室,铺着一张1.5米的双人床。有意思的是,这里安装了智能家居,屋里的灯全都是自动调节,可以根据每天的日光变化自动调节亮度。
原来,腾退之后,这个院落里的三间房子已经全部完成了硬件改造,有暖气,有热水,房屋外墙还安装了保温层,加上了智能家居的控制系统。如今,这三个房间作为青年公寓对外出租,引进了年轻群体与老建筑、老胡同和谐共生。
天街集团总经理助理姚文国告诉北青报记者,这是老院落腾笼换鸟之后开展的一个非常新鲜的尝试,做成了青年公寓共生院,可以实现职住平衡。目前,草厂四条胡同里一共有3个共生院落,前门东区还有十几个院落正在整理,也打算做成共生院的形式。据了解,这种共生院建造坚持“一院一策”和“一户一方案”,改善提升居住条件,实现建筑共生、居民共生、文化共生,居商共融。
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