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婧)在超市里看书、在便利店里买常用药、在无人店中买菜……今年以来,本市加速建设便民网点,多功能复合成为便民网点的新趋势。记者昨天从市商务局获悉,今年,全市共建设提升7项基本便民商业网点1529个,已超额完成市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实事任务。市统计局在今年7月开展的抽样调查显示,86.7%的被访市民对社区及周边的生活服务或便民设施表示满意。
在海淀区学院南路上,一个由生鲜超市和便利店组成的社区商业E,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大管家”。在360余平方米的生鲜超市里,生鲜、副食、粮油、方便食品等1500多种商品供居民挑选,店里同时搭配了自助洗衣、自助回收、修表、配钥匙等多种服务功能。生鲜超市旁,是一家占地100平方米的便利店,集合了便利店、书吧、贡茶、鲜花多种业态。
超市发和罗森今年年初共同打造了这家便利店,店里推出了寿司、三明治、中式炒菜、现磨咖啡等符合年轻客群口味以及便利需求的快餐饮品和各类小食品。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能在店里的24小时书吧看书,这里提供以畅销书为主的4000册高品质图书,同时设有休息区和长桌,供顾客享受属于自己的安静时光。在便利店的周边,还有餐饮店、美发店等。
像这样集合多种业态的服务形式,已经成为便民网点建设的主要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本市已累计推动建设82个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和200多个社区商业E,。同时,支持了一批规范化连锁网点搭载蔬菜零售、早餐、快递、收衣等便民服务功能。
在“回天”地区和一些便民设施实体空间不足的社区,本市通过模式和业态创新,引入了无人便利店和蔬菜直通车、箱式货柜等移动式便民服务网点,弥补了民生短板。目前,全市已累计推动建设此类移动式便民服务网点700多个。
哪个街道该建哪些便民网点,今后也有了明确规划。据悉,为了便于各区制定区域布局设施规划,市商务局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北京市街区商业生态配置标准指导意见》,指导各区政府在充分听取市民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编制本区生活性服务业设施规划,把规划细化到每个街道和社区。目前,东城、西城、大兴、房山区已经率先编制完成,其他区预计在年底全部编制完成。
2018年,本市共建设提升蔬菜、早餐等7项基本便民商业网点1529个,已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全年建设1400个便民网点的任务。在建设提升的网点中,拥有蔬菜零售功能的网点667个,便利店468个,早餐店173个,家政等其它网点共339个。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共有蔬菜零售、便利店等基本便民商业网点约4.6万个,其中连锁网点约1.8万个,城六区已经实现7项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社区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