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经常听到有的家长羡慕别人家的“天使宝宝”,抱怨自家淘气、难带的“恶魔宝宝”。在近日举行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童保健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国际学术年会上,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儿童早期发展,副主任医师闫琦表示,以上情形是儿童气质的表现,儿童气质是成人期人格的基石,调试不良容易出现行为问题。
在学术年会上,闫琦表示,“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每个儿童都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与行为发展、生活和学习方式、个性形成相关。”儿童气质分为很多种,其中易养型,也称容易型,这类儿童吃、喝、睡等生理功能活动有规律,节奏明显,对新事物适应性强,让家长感觉易于抚养。而难养型则为“挑战型气质”,这些儿童表现为睡眠和饥饿模式不规律,对新食物接受缓慢,适应时间延长,遇到挫折易发脾气,常给抚养带来很大挑战。还有发动缓慢型,这类儿童活动水平低,行为反应强度弱,情绪消极,逃避新刺激、新事物,对新事物和新变化适应缓慢。
本届国际学术年会的主题为“关爱成长,健康中国”,共有300位国内外,医学专家、教授、学者参加,分别就中医特色治疗、儿童保健及健康教育、儿童口腔保健及健康教育、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儿童全人康复等领域开展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