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是我国一项长期坚持的政策,有近期、远期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扶贫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单纯依靠国家政策和财政补贴的方式,逐渐转变为工商企业、院校与贫困地区建立联系,以对口支援的方式让贫困地区更快速的脱贫。刚刚举行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扶贫”,成为了峰会关键词,与大数据联合,以便更好的监管扶贫资金精准到位。 “扶贫”正在经历一个多元素、多模式蜕变的过程。
国家不断细化扶贫的路径与措施,提出了若干扶贫指导意见。要想彻底摆脱贫困,除了要有政策上的扶持以外,解决贫困地区的“燃眉之急”是政策落地的最佳方式。
地处秦巴山脉,的仁溪沟村,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村头有一条宽约三米的河,河对岸是田地,村民每次耕种不是绕路就是趟河,遇到丰水期,河中水流湍急,要想趟过河更加艰难。正是因为这样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仁溪沟村成为深度贫困村。要帮助仁溪沟村脱贫,“燃眉之急”就是让他们不被河水所阻隔。
5月30日,西安思源学院捐建的便民桥便在这里破土开工。在扶贫捐赠仪式上,西安思源学院董事长周延波表示,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希望通过今天的捐赠,帮助仁溪沟村建立脱贫的支点。这座扶贫桥造价十五万元,是西安思源学院落实基层扶贫的,举措之一,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仁溪沟村切实感受到扶贫带来的红利。周延波表示,后续还将充分利用学校教育力量和资源帮助仁溪沟村经济建设,帮助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周延波认为,扶贫需要的是“精准”,是能够急贫困人群之所急,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送上最佳的扶贫方案。同时,西安思源学院也在探索扶贫多措并举,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基础上,通过校地双方的共同努力,打造出扶贫大格局。周延波表示希望通过扶贫平台,把扶贫地建设成学校的教育基地,举学校之力为扶贫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早日实现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