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自2014年《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以来,新高考改革在上海、浙江先行颁布落地执行,随后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31个省级行政区也陆续颁布了高考改革政策。辽宁省新高考政策也于2019年4月22日正式公布。新高考制度的改革给31个省级行政区的所有高中,带来了几乎一样的亟需解决的问题。”108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振兴东北商学院院长叶峰博士这样说到。
2021年辽宁省参加新高考的考生,现在面临的是“3+1+2”选科模式,共有12种选科组合。考生面对12种选科组合该如何选择呢?是仅凭未来就业薪酬专业排名?还是遵从家长安排?或是遵照孩子的兴趣对应选科呢?换个角度说,面对全新的教学变革,学校需要做何改变呢?就此情况,许多业内专家提供了宝贵的看法。
108度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博士指出,“学校需要配备专业老师指导选科,目前做不到的情况下,要适当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
她表示“其实,选科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是建立在对自己和学科以及未来对应的工作有客观清晰认识基础之上的。据官方数据统计,以上海、浙江省为例,63.2%高中需要外聘专业老师指导学业生涯规划、做选科依据;17.6%高中成立学业生涯指导机构,由心理辅导老师和外聘专业老师指导学生选科;其余高中选科没有专业机构指导选科。
那为什么提倡选科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
首先,测评是结合考生对自己的认知、对自己学业生涯的规划、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智能、职业倾向等多个维度去进行的。其次,可能同样的测评结果,会由于对于大学学科分类和学习内容的认知偏差,以及未来相应工作方向的认知偏差,导致最终选择的不同。只有经过专业的测评及解读,考生才能对自己和社会现状有客观清晰的认知。而为考生提供以上的专业性极强的指导,需要对大学的学科分类,学习内容,未来工作方向等一些列问题相当了解和熟悉,不是目前高中学校的教师能够胜任的,是学校目前所不具备的能力。”
沈阳市第120中学职业生涯规划/报考指导师李老师认为,新高考改革会给学校带来诸多挑战,比如:
1、需要平衡配比师资力量
新高考改革后,由于高校专业录取对选科限制的要求,再加上学生可以自由选科和等级制赋分,首先直接造成了学生功利性选科,从而衍生出“弃考物理”现象,而“弃考物理”现象,直接影响到考生选科组合的比例。对于学校,自由选科造成了教师结构的严重失衡,表现为“热门”科目老师资源不足,“冷门”科目老师过剩。
以广东省高中为例,面对每年学生选科人数的变化,学科老师可能出现“潮汐”现象,造成教师资源紧缺和结构性缺编。
2、需要合理安排走班制
新高考给学校带来的,难题是如何合理安排走班制。选科为考生提供了个性化的选择,同时给学校如何安排课程带来了极大的管理难度。首先,“走班制”在时间与空间上造成“教”与“育”的割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走班制”模式下“每人一张课程表”,原来固有的集体被打破,不利于学生的交流,不利班级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对班级文化的建设带了极大的冲击。,,实施“走班制”后,学生分散在不同教室上不同的课,削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监督作用,班级管理的效果有可能减弱。
以福建省某中学为例,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 ,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年级管理制 ,高中小范围的走班 、研究性学习活动 、选修课虽有开设 ,但是高中三个年段整体走班管理模式没有经验 ,还有部分行政处室管理功能弱化 ,不同程度存在着经验式 、粗放式 、传统型管理现象 。
3、需要加强“教学与考试”研究
辽宁省新高考选科模式3+1+2,及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所有学科)三个层次的不同要求,这就注定学校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与考试方式。教学时要紧扣学科主干知识与核心概念,不蔓不枝。而学科等级科目,不管是时间、分值、难度设置都与以往高考不同。因此,作为一线教师不能用不变的方式来应对新高考。这时,要发挥教研组与集备组的团队力量,加强对新高考的研究,明确新高考对旧高考来说,“多了什么?”、“少了什么?”、“本质区别是什么?”、“要求层次有什么不同?”让每一位一线教师都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以上,都是新高考改革后,学校面临亟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