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际商业 > 各地要闻>正文

海底捞"火锅热"赋能乡村振兴,构建乡村振兴全新模式

时间:2025-04-21 18:05:05    来源:企业供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近日,,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CMG乡村振兴观察报告》中,海底捞与四川简阳政企联动的创新实践入选全国160个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作为从简阳走出的餐饮龙头企业,海底捞以党建为纽带、以产业为桥梁、以公益为支撑,探索出一条“企业发展与地方振兴同频共振”的新路径。

  海底捞依托“山海青年”行动,与简阳的多个村镇签署村企党建结对共建协议,组建跨部门骨干团队制定六大领域共建方案,创新"三个一"常态化机制——每月1次联系指导、每季度1次调研走访、每年解决1个实际问题,累计开展现场调研、主题党日等活动5次,提出“高标准村企合作实训基地合作路径,切实激发城乡结对共建活力。

  在产业赋能方面,企业聚焦简阳晚白桃、水果黄瓜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通过"订单式"农业模式与4家合作社建立直采直供关系,为30家门店稳定供应果蔬,实现供应链优化与乡村产业振兴双赢。此外,海底捞还组织省内外合作企业考察简阳,在农产品包装、品牌打造等领域达成深度合作,释放产业协同效应。

  与此同时,海底捞秉承“发展成果反哺家乡”理念,持续开展教育帮扶和就业扶持。据悉,海底捞向禾丰镇中小学捐赠8万元,为简阳市雷家学校、江源学校等配备体育设施,改善乡村教育硬件;组织专业团队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开展法律课堂等培训230余人次。通过线上线下招聘宣讲,助力200余名简阳群众实现就近就业,以"家门口的岗位"提升民生幸福感。

  海底捞的乡村振兴实践项目比比皆是。在贵州雷山,海底捞与非遗项目合作,推动鱼酱酸标准化生产;在教育支持方面,海底捞设立"圆梦奖学金",并推出"亲子陪伴"项目解决员工异地工作难题。在就业促进上,海底捞在全国80余家门店设立"暖新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免费餐食、休息等服务,切实增强社会关怀。

  海底捞以“党建红”引领“产业兴”,用“企业链”串起“乡村链”,生动诠释了民营企业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中的责任担当。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互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西部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