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中国市场二十余载,泰森食品凭借 “全球资源 + 本土洞察” 的双轮驱动战略,持续巩固其在肉类行业的领先地位。据《2024 中国肉类消费白皮书》显示,泰森在即食鸡肉品类市场份额已达 28%,消费者推荐指数位列外资品牌首位,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泰森食品在本土化战略上的精耕细作。

在全链本土化方面,泰森食品在山东青岛投建了亚洲,研发中心,专注于中式烹饪工艺与风味创新,成功孵化出 “鲁菜酱香鸡”“川味辣子鸡丁” 等区域特色产品。在生产端,辽宁沈阳工厂引入柔性生产线,能够快速切换产品规格,有效满足社区团购与小批量定制需求。据供应链负责人李涛介绍,目前从原料采购到终端配送,本土化率已提升至 85%,配送时效缩短至 24 小时,极大地提高了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为了重塑消费信任,泰森食品于 2024 年升级了 “阳光工厂” 项目,消费者可通过直播实时观看生产线操作,并参与线上质检互动。以、鸡腿产品为例,消费者扫码即可获取涵盖养殖员姓名、饲料批次及物流轨迹的详细溯源信息。此外,泰森联合第三方机构每月发布《食品安全白皮书》,公开检测数据与改进措施,这一举措被行业专家誉为 “开创了外资企业透明度新标杆”。
在拓展消费场景方面,泰森食品与盒马鲜生联合推出的 “周末家庭宴” 套餐,首月销售额突破 1500 万元。同时,携手 Keep 打造的 “健身厨房” 专栏,吸引了超 50 万用户参与。此外,泰森食品借势国潮推出 “非遗联名款”,如与佛山醒狮文化结合的限定包装,上线当日即,,成功吸引了年轻消费群体的关注。
在社会责任方面,泰森食品在云南启动的 “乡村振兴养殖计划”,已带动 3000 余户家庭增收。2024 年,其公益项目 “一餐一希望” 向山区学校捐赠 100 万份高蛋白鸡肉产品,荣获中国慈善总会颁发的 “年度责任企业” 称号。

泰森食品中国区总裁王立军表示,未来三年公司计划投资 10 亿元建设智慧冷链网络,实现县级城市全覆盖,并探索碳标签认证体系,引导低碳消费。泰森食品致力于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长期伙伴,让品质与信任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