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双十一,有不少品类战果颇丰。比如京东购物的农产品成交量再创新高,近万种农产品成交额超过10万元,一些生活用品销量增长翻倍。不少商家加大力度,放出优惠政策,还有不少消费金融企业通过活动,开展个人消费贷业务的营销推广。以消金行业头部企业招联为例,在本次双十一专场,就推出了免息优惠、现金红包和减免等优惠活动。
无论是产业链、消金机构还是各大电商购物平台,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促进消费增长,助推经济发展。
迈入第14个“双11”购物季的电商平台更加注重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增量场”,从实体中来、到实体中去。
正如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在11月11日举行的开放日活动上所说:“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都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尽全力在助力乡村振兴、制造业升级、线下零售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价值。”
深耕供应链助力消费升级
每逢“双11”等购物促销季,都是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机会。随着直播新业态应用、数字化转型提速,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电商平台、金融科技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深度挖掘消费需求潜力,产业集聚和增效趋势愈加明显。
供应链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智化供应链更会在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独特作用。据《金融时报》记者了解,面对新的市场环境与新的挑战,“双11”活动期间,各平台除延续较大幅度的优惠为消费者让利外,也积极服务供应链降本增效,解决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和市场拓展方面的困难,通过优化运营生态、降低经营成本、提升服务保障等,帮助品牌商家尤其是小微企业赢得增长契机,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发展。
据了解,今年“双11”期间,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以专项提额、息费减免或补贴等方式,为不同产业链上下游上百万家中小微企业累计提额超160亿元,累计为中小企业降低了25%的综合采购成本。
今年6月,抖音发布“产业成长计划”,针对全国产业集群打造百强产业带,系统化、规模化地扶持产业带和中小商家,提升地方产品知名度,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这一计划在今年的“双11”期间初见成效。例如,数据显示,在10月31日至11月11日期间,福建福鼎白茶产业带商品日均销售额同比增幅达187%,日均商品搜索量同比增长128%;三星堆青铜祈福摆件等“非遗好物”日均销量同比增长316%。
重视消费观念与消费意愿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居民长期存在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随着消费信贷业务的不断发展,提前消费的理念被更多人所接受,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出现加强了居民超前消费理念,逐渐改变了居民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文化,有力促进了消费潜力释放。
在业内人士看来,以实在的价格、商品和服务,让消费者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同时带动大量农户、农产品产业链上商家及线下门店实现销售增长,是各类促销活动的价值所在。
宏观来看,国内消费市场出现明显复苏。国家统计局11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至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0575亿元,同比增长0.6%。全国网上零售额109542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4506亿元,增长7.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2%。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消费者明确了“想要”和“需要”之间的区别,消费观念由原来的超前消费变得趋于理性,消费意愿也随之发生变化,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务实。
国际咨询公司埃森哲发布的《2022中国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消费者全局观念增强,关注点从即时满足转向长期幸福感和价值感;更加严格地审视需求,主动克制消费冲动,思考和决策时间拉长;关注商品的本质,多方比较、深入研究,在多种品牌和渠道之间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选项。
消费金融助力挖掘消费潜力
可以说,促消费、扩内需,不仅要依靠“6·18”“双11”这样的促销购物节集中释放出的消费需求,还需要多方合作持续发力,探索实体、科技、金融融合的有效路径,进一步深挖消费潜力、提振消费。
据了解,今年“双11”期间,消费金融公司积极通过免息分期、利率优惠、抽奖送礼等活动,开展个人消费贷业务的营销推广。
具体来看,招联消费金融推出“双11”专场12期免息、抽取现金红包、满额减免等优惠活动;中原消费金融推出了扭蛋机抽奖、息费优惠、信用额度提升等优惠活动;马上消费金融上线了针对新市民的“双11”福利活动,邀请用户参与领取11亿元额度免息券。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消费信贷可以社会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增强市场流动性;从消费者角度来说,由于大部分消金用户具备“长尾特征”,小额消费信贷资金能够形成强大购买力。特别是现在各个行业都很重视的“新市民”群体,他们更应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所以,正是有了招联这样的持牌消费金融企业,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既能服务广大用户群体,实现普惠金融,又能拉动生活消费需求,促进中国经济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