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性质的企业想要发展逃不开的两点就是自身积累和内源融资,反过来说制约企业发展的原因也主要是这两点。
就我从助贷公众号「猪带宝」所给出的数据来看,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总额的98.7%仍然来自银行贷款,但金融机构和银行所开出的中小企业贷款条件却是极高的,这也导致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绝大数均为短期贷款,只能解一时之渴。比如2009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的创业板,进入门槛就很高,使得绝大多数企业时根本无法通过资本市场公开募集资金,,也是沦为鸡肋。
特别是随着疫情对于经济冲击所造成的影响的逐渐显现,国家在政策上对中小企业贷款条件有所放松,可是“贷款难”的现状却仍然没有得到太多改善。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低、企业信用缺失及信用信息不对称是「猪带宝」就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现状给出的答案。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管理薄弱且普遍缺乏良好的治理,在这样的环境下财务管理状态自然也是“覆巢之卵”,资信不高加上信息透明度低,银行自然也不愿放款。
这里我特意找来了「猪带宝」在5月30日所统计出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数据从银行角度看到为何他们对于中小企业贷款条件的态度如此谨慎。
数据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比评价不良率高出了大概50%,而中小企业的违规率也比上市公司的平均数高出了2.21个百分点。这也就代表着作为民营企业他们的信用低于国有企业,作为中小企业他们的信用又远低于大中企业。
而另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是,在贷款环节中会产生的评估成本以及目前中小企业所展示的性质问题,银行自然也会倾向于“批发”而非“零售”,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量少、频率高等特点造成了评估成本在整个贷款环节中的比重不断攀升。所以在这种长期不良环境的影响下,哪怕从最基础的“趋利避害”的角度来看银行自然也不会放松中小企业贷款条件。
这样看来想要解决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现状必然要借助其他手段,今天就为大家总结了两个行之有效的方式。
1、消除歧视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小企业的资金紧张并非一日之寒,2009年海量贷款时挤出效应就已经非常严重了,基层银行严重歧视中小企业,银根收紧后首先被收紧的依旧是中小企业。这种歧视是不符合,所给出的平等保护各种产权的要求的,营造平等的竞争环境需要整个观念制度的转变。
2、改变环境
可以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小额贷款公司一直受制于不准吸收公众存款的规定,可想而知面对“狼多肉少”的中小企业,小额贷款公司很容易出现无咨可贷、回报率低的尴尬处境,如果能够让此类贷款公司在法律监督下合法化运营,那么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自然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