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际商业 > 各地要闻>正文

华软崭新课堂 | 刘军:数字化时代的自我学习

时间:2020-03-26 12:57:21    来源:厂商内容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当你正在工作中,手机突然“叮”地响了一声或者屏幕一亮,你是否会下意识地去查看信息?当你结束了,的忙碌,本打算晚上好好陪陪家人,没想到拿着手机默默刷了一晚上?当你周末早上醒来,会不会想着刷会儿微博、朋友圈或者抖音斗鱼再起床……结果一抬眼,发现一上午就过去了…

  这些典型的场景,刻画的是你、是我、是我们大多数普通人的经历。数字化时代,诚然,给我们带来了极大便利,让我们足不出户,甚至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到各个渠道的信息,只盯着方寸手机屏幕,即可尽知天下事。

  而另一方面,许多人又面临信息过载、注意力分散的困境。

  知识经济时代的早期,我们都已经经历——信息和知识大爆炸了。如今,进入到知识经济的一个新阶段,我们姑且称之为“数字化时代”,越来越多的知识、行为、过程被记录甚至被量化,基于这些被记录的信息与数据,还有高人建模生产新知和创造新的需求。毫无疑问,这样一个时代的到来,又进一步极大地拓展了我们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通道,给予我们每个个体更多的学习成长机会。

  例如,这次疫情,全国人民宅在家里,逼出一个“直播+”的风潮。现如今,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在直播,靠更生动、可互动的方式向大众传播该行业或某一领域的知识,来引流,当然最终是为了实现“成交”的目标。这个时代,似乎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雄心抱负。我们时常看到,一些人借助数字化的“东风”努力提升自我、成功突围,成为旁人羡慕的“超级IP”。例如大家知道网红李佳琪最近花1.3亿在上海买房子,引起了很多的争议。

  网络便捷的同时,其潜在的负面作用也日益彰显和放大——我们被巨量的信息包围,数字化的网络空间里填充着各类碎片化的信息与知识,这些都冲刷着我们的认知和思维。但另一方面,随着时间飞逝,我们所经历的这些知识,往往是“握拳扬沙”式的,在洪流荡涤之后未必留下什么痕迹,只是让大脑和精神感到过载、疲惫。

  多数的人,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喂养”,甚至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时间甚至自由——知识碎片化、时间碎片化,似乎我们也要把自己“碎片化”,才能适应这个时代?——如果说这是一个问题的话,我相信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很多人,已经明显感受到在知识的洪流中迷失自我所带来的焦虑、不安甚至撕裂感。

  我们不禁疑问,为什么网络空间中的信息并没有内化、融入到我们的知识体系中?其实,我们从小接受的学校教育,也是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传授,但经过我们的自我理解、认知加工和反复实践操练,它们都变成一块块“认知积木”,一点点搭起了我们的知识体系,进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读世界——至少,是有自己的一套体系、一种视角。

  现如今面对知识洪流,只有少量的人,可以有能力勤奋地加工这些巨量信息,令这些信息变成“积木”,有序嵌入他们的知识体系,成为“知识达人”。另外多数的普通人,只是被无序的媒体环境包围,被海量的信息与“别人的知识”冲刷,而较少愿意花时间进行逻辑推演和有意识的知识扩充,这会导致碎片化的信息游离在我们的知识体系四周,无法变成构建知识体系的“认知积木”。白天接触甚至记住的很多东西,只要晚上闭上眼睛,第二天就消失如流星。

  所以,数字化时代里,更需要我们沉下心来,需要一个“完整的我”“主动的我”,有规划的、选择性地获取知识信息,进行深度认知加工,有序构建我们知识体系,培育自己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具体来讲,我们可能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改善底层逻辑

  更新认知框架,改善底层逻辑,是最近两年被提及较多的话题。我在这个地方也来赶个时髦。但在我看来,坊间多数人所讲的底层逻辑,某种程度上是有些不合“逻辑”的,也就是说,对这个东西的定义是不清楚的、不合逻辑的。

  1.底层逻辑是一套综合系统

  坊间定义“底层逻辑”,在《知乎》上被点赞最多的,是指我们思考问题时“,确立的核心”,一般而言,我们思考问题的本质,在于将“问题本身最原始的需求”与“最终解决方案”匹配起来。这个问题本身最原始的需求,就是我们思考问题时,应该,确立的核心,就是我们的底层逻辑。

  我认为这个定义里所玩的文字游戏是有问题的——这里论及的只是与“问题”或“事物”相关的“事理”,与人在其中的思维与伦理关系不大。但是,既然说底层逻辑可以被改善的,那一定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紧密相关的,不能离开人去仅论“事的理”。另外,既然是冠以“底层”字眼,我们一般认为这套逻辑是很基础、相对稳定的,要改变起来,并非一夕之功,而要靠长期、刻意的训练和努力来获得改善。

  为了把这个事情讲得更清楚一点,打一个比方,在我们华软的文化信条中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叫做“把事办成”。我们华软的员工,多数来这个地方工作,其实都有一个愿望,想把事办成、建功立业。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把事办成。同样的事,“事理”是一样的,但是有的人能办成,有的人办不成,或者有的人“事半功倍”,有的人“事倍功半”。造成这种差异的,很重要的原因,我相信是因为每个人支撑“把事办成”这一过程的底层逻辑是有差异的。

  个体底层逻辑里主要包含了三个要素:一是个体的价值取向,也就是你认为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你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第二个是心智模式,包含了基本的认知框架与信息加工模式等等;第三个是与价值观和认知相匹配的行为意愿,说通俗一点,就是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所以,在我看来,个体的底层逻辑,是指与事、问题、任务相匹配的态度、认知与行为的三者协调的综合系统。

  改善这个系统,不容易,要确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并匹配以果决的行动。不同人的底层逻辑,肯定是有优劣之分的,所以也有改善提升的空间。

  2.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支撑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往往是相通的,例如进化与成长:从生命进化的角度,几十亿年一直持续的演变进化,才从海洋中最初的单细胞生物,渐渐进化出了多细胞植物、水生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演变到哺乳动物和人类;而人类的演变也是基因在不断地复制和变异,才成就了如今的高智慧人类群体。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如计算机的演变,从最早占地比一座房子还大的埃尼阿克ENIAC,不断迭代到集成电路计算机、智能计算机,再到现在的个人电脑、笔记本,以及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也是同样经过了持续升级进化的过程。

  在数字时代,如果个体不能够持续进化、终身成长,那最终面临的就是被淘汰的命运。进化没有终点,个人成长也一样,它是在突破一个个积累期之后依然持续不断地进化。在坚定终身成长这一基本价值观念的基础上,个体需要不断优化自己的底层逻辑,提升思维能力,主动吸纳新的信息、观点,不时更新切换视角,保证我们认识事物、思考问题时,始终围绕其本质,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化。

  3.塑造成长型心智模式

  确立了终生学习成长这样的价值观之后,对于我们每个个体而言,也需要变革心智模式:转换为成长型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个体基于已有经验,形成的看待自己和外部世界的各种基本图示和相应的信息加工模式,它会影响个体对外界信息的认知、过滤、编码、储存和提取。

  成长型心智模式是一种开放的、具有持续发展生命力的认知图式,基于其能动性、吸纳性和自我纠错机制,能不断由低级向,发展进化。与之相对应的是固化型心智模式,即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自己无法改变的一种处于封闭状态的认知图式。

  心智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发展方向和最终命运。心智模式核心“程序”出现问题,后续的思想行动必错无疑,即使再怎么努力,沿着错误的方向前进,也只能不断迭代错误。个体拥有成长型心智模式,才能积极获取必要的资源与信息,并加之有效利用,实现自我提升与发展。

  要塑造成长型心智模式,斯坦福Dweck教授建议分三步走:

  一是观察和聆听,细心观察自己的生活,发现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采用固化型心智模式,具体聆听这个心智模式是如何“说服”你的,例如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固化型心智模式往往会说“这太难了,我自己根本无法解决”。通过观察和聆听,我们可以发现固化型心智模式是如何对我们产生影响的。

  二是对话,当你发现自己采用固化型心智时,学会接受它并且直面它,有意识地转变为以成长型心智与其对话。例如面对工作中的难题,告诉自己“虽然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但我足够用心用力,它是有可能被克服的”,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和自我鼓励。

  三是行动,例如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积极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我们华软的“五四工作法”等等,是帮助我们行动取得成果的有效利器。

  通过这三个步骤不断循环和加强,培育自己的成长型心智模式,才能以更开放的态度去接纳外在信息,并真正内化实现自我的成长与发展。

  4.优化思维方式

  在成长型心智模式的基础上,个体需要进一步优化思维方式,以多视角来看待问题,提升自己思维的底层逻辑。例如从“顺思维”向“逆思维”转型。

  蒙牛的创始人牛根生是具有“逆思维”的典型代表。2001年,蒙牛成立也就不到两年,当时企业年销售收入只有3亿元,牛根生就提出蒙牛要在未来五年内达到年销售收入百亿目标。大多数人并不看好,不相信蒙牛能有这么大的能量。

  牛根生不是采用的传统“顺思维”,考虑问题只从现有有限的条件出发,看看蒙牛有多少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再决定蒙牛的发展目标。相反,牛根生说,“不问我的一双手能干多少件事,惟问移泰山需要多少双手;不问我的一口锅能煮多少斤米,惟问劳千军需要多少口锅;不问我的一盏灯能照多少里路,惟问亮天下需要多少盏灯!”。

  牛根生要求员工从“逆思维”出发,从五年目标出发反向推演,倒推资源配置,再链接战略战术,选定方法手段。在“逆思维”的指引下,蒙牛团队突破各种思维局限、资源限制,基于使命和目标,不断实现组织的学习、创新、成长,经过五年奋斗,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从行业排名末尾跃升到行业前列。

  采用“顺思维”的个体,往往容易用现在的有限性束缚了他未来发展的无限性;但数字时代实际上是个体崛起的时代,给所有个体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逆思维”的个体更可能具备强大的思维底层逻辑能力,从核心上把握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与深刻本质,打造超前的事业理念体系,做出创造性的贡献。

    二、碎片化时间管理

  在这个知识快速迭代的时代,我们不能被动接受“知识喂养”,更应当主动夺回掌控权,成为高效利用时间与知识的主人,而非奴隶。

  一方面,我们要保证自己每天都拥有整块的、不被打碎的时间,高效投入进工作或系统性学习中。另一方面,“碎片化时间”如排队过程中、通勤时间里,也可以有效加之利用。

  1.时间属性整理

  首先,“整理”时间属性,找出你的碎片时间。这一块,可以借鉴柳比歇夫(全名Alexander Alexandrovich Lyubishchev)的“时间统计法”。柳比歇夫是前苏联的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他26岁时自创了一套出色的时间管理方法——他不仅能每天保持10小时睡眠,每年看65部电影、歌剧、展览和音乐会,还要写影评,而且他一生出版了70余部学术著作。通过记录每项事务上的“时间花销”,进行每周小结、月小结和年终统计总结,以此来改进工作方法、计划未来事务,从而提高对时间的利用效率。

  我们可以借鉴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用时间管理APP或者笔纸记录下每天24小时都做了些什么。这样可以找出自己的时间的价值属性和利用属性,例如发现自己的什么时间段最适合干什么,发现自己的时间浪费在了哪里,找到自己的碎片时间。

  其中被社交媒体或网络被动打破的碎片时间,实际上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只要加以留心和努力,是可以重新组合成整体时间的,用来完成核心的工作和生活事项。只有不可避免的碎片时间,例如等公交、排队、通勤等时间才是我们这里关注的“碎片时间”。

  2.匹配与利用碎片化时间

  关注了碎片时间,接下来是匹配和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

  有些活动并不适用于这些碎片化时间,例如读书。因为读书需要专注,在碎片时间看书,经常需要先重新回顾上一次的内容,结果可能还没有看多少新内容,碎片化时间就用完了,因此会导致非常低效。

  每个人可能需要根据自己的习惯,围绕工作和学习的目标,调整自己碎片时间的利用。非常短且灵活性的碎片时间,可能更适合短流程的学习,比如背单词,或者选择优秀的微信公众号和新闻等。很多微信推文简短精悍,只需要几分钟的阅读时间,可以以此来快速获得有用信息。

  此外,这种非固定的碎片化时间用来思考问题,对内容进行提炼、归纳,可能也不错。“液晶之父”雷曼经常用琐碎的时间进行思考,只要有碎片时间,他就会想液晶原理中每一个小小的部分,最终才形成了“液晶”学说。我们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把获得的碎片化的信息和知识进行认知加工,纳入到自己的知识框架中。

  尽管碎片化时间很重要,但是千万不能贪多务得,切不可功利心过强,给自己太大压力,一味填充知识,忽略了大脑的疲劳信号,反而降低了碎片时间的利用效率。

  如果通过碎片化时间短暂的游戏能够达到放松效果,那也不妨玩一两局游戏,让大脑转换下思维方式,以更好地投入到下一个时间段的学习和工作中。或者多陪陪家人,用等公交或者通勤的时间,与家人和朋友微信聊聊最近的状态,相互分享下最近看到的好文章,听听家人和朋友的看法和评论,可能获得看问题的新视角,将知识进一步激活和巩固。而且在与家人和朋友的互动中,满足自我的归属需要,增进社会资本——这也是利用碎片时间的一种途径。

    三、静心读书

   1.坚持养成读书习惯

  “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这句话现在在网络中很流行——我也笃信在知识经济时代,这是被不断证明和强化的真理。另外,俗语有言:静能生慧。静心读书可能是在喧嚣中保持本心、持续成长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李嘉诚的亲身经历,证实了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虽然,李嘉诚并未接受过高等教育,实际上他初中就已经辍学,但他依然拥有渊博的知识、,的才智,这些与他努力自我学习、自我成长有重要的关系。在14岁做学徒时期,李嘉诚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还不忘挤出时间来读书。凭借勤奋的自学,他从小学徒做起,一步一步,开办长江塑料厂,进军房地产行业,创建自己的商业帝国。如今90多岁的李嘉诚,仍然保持着睡前读书的习惯,“我晚上一定会看书。如果我有一个小时,即使是睡不够、迟睡,我一样会看书。”

  软银董事长孙正义也是充分利用时间读书的典型案例。他23岁的时候,由于得了肝病,整整住了两年的医院。住院期间,孙正义从未忘记过读书,两年时间里阅读了4000本书。根据自己读书的心得,孙正义写下了从事四十种行业的发展计划,并且悟出了自己多年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要成为世界首富,就必须从事,兴、,发展潜力的行业。一出院,他就以坚定的信念决定进军计算机行业,并且总结出了一套与众不同的创业方案。

  2.多学科交叉融合

  失败者各有各的不同,而成功者却大抵相似。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也坚持拓展自己的知识基础,他每两三年就要学习一门新学科,广泛涉猎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政治理论、历史及哲学等众多知识领域。正是基于广泛阅读,德鲁克才能从社会、历史的高度,冷峻地俯瞰和分析组织及组织管理的变迁,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准确把握组织管理的本质。这种终身学习的精神和系统性思维,使得德鲁克能够一直保持对管理现象的敏锐度,并从中抽象出一般的管理理论和思想,极大地推动了管理学领域的发展。

  大家都是投资人,非常熟悉查理·芒格,他是巴菲特的黄金搭档,在过去的四五十年间,他们联手创造了非常优秀的投资业绩。查理·芒格提出了投资的思维格栅模型,用以解释不同学科的知识是如何融会贯通的。

  格栅是搭凉棚用到的木条,查理认为各个学科实际上是相互交叉的,“你的头脑中已经有了许多思维方式,你得按自己直接和间接的经验将其安置在格栅模型中。”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广泛涉猎不同领域、各个渠道获取的知识,并通过认知加工将它们纳入到自己已有的系统中,借助多学科的知识交叉和融合,真正优化自己的思维模型。

  如今,95岁的查理·芒格仍然保持着读书的好习惯,坚持一周读二十本书,广泛涉猎各个领域,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网络。我们背负着996压力的普通人,也可以像芒格一样,利用格栅模型,阅读多学科精华的书籍,借助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式,塑造自己的知识系统,拓宽思考问题的角度,做出更英明的决策。与其被动地被网络信息“喂养”,心累而无所得,不如主动出击,有选择性地阅读,将信息真正纳入自己的知识网络中,优化自己的认知层次和结构,获取竞争优势。

  在这样一个时代,无论我们站在“数字之巅”,还是沉入“数字谷底”,这一切结果都取决于个体的自我认知与自我管控的模式。最核心的,就是个人必须要成为自己的,执行官,在知识与信息的洪流中,不要迷失自我,被冲刷荡涤。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学习与自我成长,都属于我们作为,智能生物体所独有的、了不起的才华——我们缺乏的,肯定不是雄心壮志,而是从态度到认知再到行动的方法体系。

  本文由华软资本董事、中国人民大学刘军教授在“华软崭新课堂”的线上分享。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目的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 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