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际商业 > 各地要闻>正文

育联网突破信息孤岛,构建数字化的未来智慧校园

时间:2020-02-26 15:31:02    来源:厂商内容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学校对信息化建设投入日益加大,信息化建设逐步向纵深方向发展,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招生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在学校职能部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极大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压力。

  然而,这些系统多是为相应的职能而设计,在系统建设时缺少统一的规划,数据结构、软件架构均有较大的差异,这就导致了系统间信息无法沟通,系统无法同步及协作,严重制约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严重阻碍学校数字校园的进一步发展。

  信息孤岛产生的原因

  信息孤岛是指相互之间在功能上不关联互助、信息不共享互换,以及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的计算机应用系统。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与扩大,“信息孤岛”也就随着而来,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信息化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信息化始终遵循着从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再到,阶段的发展规律。在整个信息技术产业飞速发展过程中,学校将针对不同职能部门的不同应用,开发或引进新的信息系统,这些分散开发或引进的应用系统,一般不会统一考虑数据标准或信息共享问题,追求实用快上的目标而导致信息孤岛不断产生。

  2、认识误区长期以来,由于信息化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在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硬轻软、重网络轻数据”的认识误区,学校信息化建设投入偏重于计算机基础设备,而忽略信息资源的建设,大家都乐于建大平台,添置设施设备。建录播教室,建双师课堂。凡是买硬件,建硬环境都来劲。大多不愿意,或不考虑软件支撑,也不愿意在软件上花钱。都乐于建,不考虑用不用的起来,用在哪里,尤其不考虑大家用,常态用。导致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对信息资源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对应用系统间数据共享不重视,导致“信息孤岛”问题长期存在。

  重试点轻推广,重时髦轻常规。这些年,我们不断看到的是地方和学校都在做各种各样的试点试验和样板,却很难看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这种宁可在点上下功夫,也不愿意并且不会促进大面积应用的做法,并没有给信息化的普及工作带来益处。常见的现象也是,什么新潮追什么。几百几千人的学校热衷建一间豪华的录播教室,不考虑其他几十间、百余间教室怎么办。VR流行了建VR实验室,AR流行了建AR教室,STEM流行了建创客空间,双师课堂流行了建双师课堂,班牌流行了买班牌。这些花钱不少的五花八门的时髦的功能教室,平时主要是少数教师在使用,学校要对外“秀”一把时才使用。而大量的教室并没有获得必要的信息化武装,绝大多数教师没有条件进行信息化的实践。要命的是造成学校信息化怪状:少数人在不知所以地干,大多数人在不知所以地观望。

  3、管理体制问题学校部门结构较为复杂,各个部门分别担负各自的职能,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因为管理信息化需求的不同,不同部门在开发或引进信息系统时,缺乏全局观念,关注的,并不一致,各部门之间统一的业务流也未能反映到全部的信息系统上。因此可以说,“信息孤岛”的产生也是学校管理“孤岛”的映射。

  另外一个方面,在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决策者不用,使用者不能参与决策。学校买上什么建什么,信息化怎么发展,老师和校长说了不算;主管部门及其二级单位说了算。反正不要你花钱,你就只管用吧。老师和校长也很干脆:你买的不是我要的,我不想用也不会用。更突出的是,有些地方花钱买了很多师生没法用、不能用的废品。但是招投标程序合法,没有办法去追责。

  4、标准不统一学校早期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实施面向业务操作层面的部门业务计算机应用,这些部门主要从部门内部的业务出发,开发满足部门业务操作的管理系统,每建立一个应用系统就单独建立一个数据库,这样不同的应用就拥有不同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可能来自不同的厂商、不同版本,各个数据库自成体系,互相之间没有联系,数据编码和信息标准也不统一,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不同应用系统间信息无法共享,“信息孤岛”也就随之而产生。

  5.忽视信息化发展中人的因素师生信息素养,特别是教师的信息素养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虽然也出台了教师信息技能培训标准、培训课程标准,但是在实际执行中,特别是当经费不足时,硬件建设优先保证,培训、教研等就被忽略,或者让企业免费提供。其实教师信息素养提高是个专业活,一般的公司哪有能力免费提供?最终导致设施设备有了,却没有人会用,能用,融合创新就别提了。“人”是教育信息化也是整个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教师的培训,也不仅仅是产品的功能和应用训练那么简单。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先导,教育信息化需要老师从观念到方法到专业成长方式的系统创新,需要学校评价、管理的系统改革。这些软实力需要较大的投入,需要时间,还要有强有力的措施。而人这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一直被忽视。

  信息孤岛对学校发展的阻碍

  “信息孤岛”的产生使得各个应用系统间信息重复录入、数据更新无法同步,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无法得到保证,信息资源拆乱分散、大量冗余,信息使用和管理效率低下。对于学校而言,“信息孤岛”的存在往往会造成招生部门、教务部门以及学生管理部门数据无法同步,学生异动数据无法实现同步更新,进而对学校财务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孤立的信息系统由于无法有效地提供跨部门、跨系统的综合性的有价值的信息,因此信息系统对学校的决策支持只能流于空谈。“信息孤岛”严重阻碍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育联网信息孤岛破局

  “信息孤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当今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致命缺陷。只有从顶层进行设计,着眼于整个学校的系统建设,梳理组织体系、职责体系、岗位体系、权责体系、教学体系、教务体系、课程体系、运营体系,梳理业务运作的流程及规律,还原线下管理的场景,复刻为线上便捷好用的工具,规划数据的流向,明确数据的分层分级分流原则,才能让学校经营管理中的事务处理,变成在线的信息化需求,才能让日常产生的各类数据,按照管理的原则及方向,自动的提取精萃筛选加工,自加的进行统计分析。少了其中任何一项,都不可能打破信息孤岛的僵局。

  育联网高屋建瓴,以波特五力模型为指导,分析教育产业价值网,重构学校管理运营价值链,以学校最核心最本质的业务【教书育人】为出发点,将核心价值环节与辅助价值环节的勾稽关系梳理成价值树,以BPR和SOP作为理论指导,通过对学校管理现场的实地调研和数据建模,提炼总结学校运作的一般规律,将之内化为系统普适的流程,再通过框架式分布式的数据库支持,实现学校的灵活配置。从业务逻辑,到产品逻辑,到代码逻辑,都完整的以学校的组织体系为依据,通过用户系统、积分系统、任务系统,实现数据的往复流动。真实达到统一底层,统一共享数据库,统一身份识别,统一接口标准,彻底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自由交互。

  除上面的阐述外,以下是育联网在推动学校信息化建,打破数据孤岛的破局,特别重视和强调的四个方面:

  1.业务流程梳理及再造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建立在完善的业务逻辑系统、科学的管理流程、完善的数据基础之上的,而信息系统的成功运行,则是基于对基础数据的科学管理。智慧教育作为一个严密的信息系统,数据采集的场景化和便利性,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是以各业务环节数据的完整和准确为基础的。理顺业务数据流是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之一。育联网在规则建设SOM智慧校园信息系统时,对业务工作中产生的数据流进行详尽的分析,明确部门间哪些数据需要共享,哪些数据要上报领导,哪些部门需要获取外部的知识或信息,哪些数据需要对外发布和宣传,哪些数据需要保密等等。当数据流理顺后,相应的业务管理流程也就一目了然,信息系统建设也就有了根基。

  2.统一的信息资源规划为建设高质量的信息系统,确保各个系统间信息互通,消除“信息孤岛”的产生,育联网在规划建设SOM智慧系统时,就将信息资源建设统筹职责及工作要求,内化为平台的规则,建SOM履职工作台,对全校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及统一部署,建立各部门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统一规划,解决信息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及开发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帮助管理者从全局上把握信息资源建设的方向及目标,通过制定信息战略目标、,和策略来协调各部门、各单位的活动,使之形成合力,实现组织高效率运作及长远目标规划。

  3.消除管理孤岛,达成业务协同“信息孤岛”的产生很大部分是部门间流程和角色冲突所产生的结果,是部门管理孤岛造成的数据割裂。此时。育联网在策划SOM智慧系统时,站在学校战略管理的高度,对部门间的分工与协作进行统一的设计,应用整合、互联互通,甚至调整管理运作机制和业务流程,使整个学校真正达成业务的协同。

  4.采用先进IT技术,加强信息资源整合“信息孤岛”问题的解决,光靠管理手段还远远不够,必须采用先进的IT技术,从技术层面上寻求系统间数据互通、资源共享的方法,从而满足校园内部数据库以及其他重要的内部系统之间无缝的共享和交换数据的需要。传统的信息系统多是利用CORBA、COM+、J2EE等技术来构建分布式计算系统以达到目的,这些技术因为数据编码格式互不兼容、通信协议不同,导致系统无法跨平台进行数据交换。而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①   利用webService技术统一信息服务功能入口webService是一个崭新的分布式计算模式,是一种不涉及具体平台和语言的软件架构,它在不同系统平台之间具有互操作性,同时可以通过Intemet实现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远程过程调用。webService具有统一的编码格式和统一的开放标准,可在,限度保护原有信息资源的基础上,集成原有的信息系统,统一信息服务功能入口,将原先系统的终端窗口和PC的图形界面使用一个标准的界面来替换。将各“信息孤岛”相互联系起来。充分享受信息共享资源平台,通过建立底层结构,来联系横贯整个校园的异构系统、应用、数据源。从而满足在校园内部数据库以及其他重要的内部系统之间无缝地共享和交换数据的需要。

  ②  利用EAI对应用系统进行集成EAI是指对完成不同业务功能的应用系统进行集成,建立起可供数据交流共享和应用沟通的,系统。使现有的应用系统和数据库能够在新的环境良好地运行。要实现校园信息集成,则必须解决系统之间的连接、数据接口以及数据转换问题,使新的信息可以和原有的资源在一个全新的信息集成共享平台上协同工作,共同发挥集成效应。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模型来实现不同系统间的信息转换。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目的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 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