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和弘扬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药膳文化和养生文化,提升安国市药膳产业层次,完善药膳产业链条,研发推广药膳产品,进一步提升“千年药都 健康安国”以及皇封药王邳彤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安国市药膳大赛组委会、中国药膳研究会于2019年5月10日-12日联合举办了2019全国(安国)第二届“药王邳彤杯”药膳大赛(简称全国第二届药膳大赛)。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坚定文化自信的有关要求,抢抓中医药发展历史机遇,弘扬祖国中医药文化,安国市立足于中药产业和资源优势,为进一步加快中药都建设,推动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打造全国现代中医药产业创新聚集之都。
古邑安国,积淀孕育了绚丽多彩、弥足厚重的中药文化,药膳是以“药食同源,医食同功”为原理,融药物、食物为一体的综合性“食疗”学科。它通过高超的烹调技术,加入滋补营养、防病、祛病、强身健体的中药原料,庖制出一种特殊形式的膳食,使药助食力、食借药威,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食疗、食养、食补、食治的生活膳食。而安国药膳目前已有营养滋补类、防病祛病类、辅助治疗类、抗衰防老类、护肤养颜类以及保健药酒类、营养药茶类等七个大类的200多个品种。与国内其他药膳比较,安国药膳因其理论深厚、内涵丰富、流传广泛、科学合理而享誉中外,为业内广泛认同和倍加推崇。
安国药膳因“千年药都”安国中药产业的勃兴繁荣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目前已拥有营养滋补类、防病祛病类、辅助治疗类、抗衰防老类、护肤养颜类以及保健药酒类、营养药茶类等七个大类的200多个品种。
安国药膳历史久远,随当地中药产业发展而不断演进,渐成特色。据《安国县志》记载,“悠久的药业,使安国人民很早就懂得了‘药物养生’‘医食同源’的道理”。当地流传着“山药蘸蜜糖,吃了寿数长”的古老民谚,也有家家水缸泡“贯众”防瘟疫的传统习俗。
东汉光武年间,药王邳彤乡土为官,在整军理政之余,喜好钻研医药知识,以教军民强身健体。至今民间流传着邳彤的验方,如马齿苋粥,可治疗热毒、血痢;蒲公英茶,可治疗咽喉肿痛;槐花米粉糕,可治治疗经血不调、痔疮漏血;绿豆荷叶汤,可消炎去暑。这些食疗方药其实已经是今日所谓之药膳。随着南宋皇帝对邳彤的加封以及药王庙的落成,安国药业蓬勃发展,“引方开店、面市制药”蔚成风气,药市上多有药粥料、药酒料、药茶料出售,当地人自我食疗之外,也作为走亲串友之馈赠佳品。用大黄、香附、白术、半夏与绿豆、黑豆、牛乳、麦芽等制成的清宁糕,用于治疗火毒内蕴、咽喉肿痛和老年人便秘,用于治疗咳喘的百花膏,用于治疗水肿的迟豆包,以及牛蒡炖牛肉、黄芪炖鸡、百合炒鸭片、沙苑子熬粥等药膳新品不断出现并传承至今。
明清时期,安国药业达鼎盛时期,春秋两次庙会,全国药商云集,各地药膳食疗之方、延寿益年之术,包括宫廷药膳和少数民族药膳,均在此得以交流传播。当地数百家药店,根据宋代官修医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配药、食两用的方剂和药料出售,如润肺止咳的二冬糕(天冬、麦冬),治疗妇女病补血调经的四物汤,益气补血的四君粥等。其时,全国药业“十三帮”数万之众常驻安国,带来了东北帮的人参酒、人参炒鸡片,京通卫帮的茱萸麻酱拌腰花、菊花涮锅子,山东帮的沙参炖梨,湖北客商的茯苓烙饼、茯苓蒸包子,青藏地区的虫草泡酒炖鸭子等,蔚为大观。又据载,在距今150多年清朝同治年间,安国城内30多家酒楼饭馆,均有药膳菜谱。而香椿、薏米、大蒜、枣酒等皆为百姓日常之食疗佳品。
安国药膳具有遵循理论、重在配伍的特点,以“辨证论治”为指导,针对五脏五气、阴阳水火和强壮虚实的人体状况,对照寒热温平、升降浮沉的中药性味,结合四季时令变化,运用君臣佐使配伍和炮制而成。以理论深厚、内涵丰富、流传广泛、科学合理、功效独到而享誉中外。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发展中医药事业和药膳事业的有关政策、规划、目标要求等,推动药膳食养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安国市正在积极申报全国药膳示范区。
安国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药膳示范区建设,药膳工作摆上政府议事日程,政府有专门领导分管和有专人负责药膳示范区申报工作,近年发布了推进药膳事业发展的政府文件、规划等,并对药膳产、学、研工作有资金支持和经费投入。
安国市药膳研究会已经与中国药膳研究会保持日常联系,并且发展了一定数量的会员,有定期工作报告制度和工作报告,并有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药膳示范区申报工作。
安国市多年来坚持运用新媒体、网络、报刊、板报、电台、电视台、出版物、互联网+等形式,宣传推广药膳文化,普及药膳知识。药膳工作的群众基础好,文化氛围浓,群众知晓率高,社会影响力大。
当前,安国市委、市政府积极抢抓省部共建安国中药都、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药产业转移和国家实施振兴中医药事业的三大战略机遇,全力打造,“中药产业聚集之都、健康养生文化之地、绿色生态宜居之城”,大力践行“种好药、做好药、卖好药、用好药”理念,努力实现中药全产业链的协调发展。强基固本,科学有序推进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自2012年省政府提出中药都建设以来,安国市抢抓机遇,奋力攻坚,不断推动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全产业链协调融合发展。
安国市始终秉承“种好药、做好药、卖好药、用好药”理念,全面推进中药全产业链转型升级。
把种好药作为源头,强化基础支撑。继续实施“1+10+100”工程,建设了1万亩的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北方,的集中药种质资源展示、旅游观光于一体的药博园、10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太行山、燕山山脉及云贵蒙等地近百万亩中药材种植。祁菊花、祁山药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参加国家新版GAP标准修订,“祁药品牌”代言行业品质,实现安国标准对标中国标准。
把做好药作为关键,强化产业支撑。精准招商引资引智,园区加速扩容提质。现代中药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由2012年的87亿元增加到现在的540亿元左右,入园企业由61家增加到112家,园区在全省综合排名由2014年的131位上升到2017年的24位,进出口总额达到1192万美元。园区综合排名在全省跃居第24位。“名企名院进安国”战略纵深推进,同仁堂、百消丹、红日药都、金木产业园等投产达效,集中奠基开工了21个生产型、研发型中药企业,产业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
把卖好药作为品牌,强化市场支撑。数字中药都一期运营稳步推进,续建区基本建成,“三网合一”“五统一”,转型升级。强力开展整治行动,药业市场秩序规范提升。积极创建,“出口中药材质量安全示范区”,中药材质量安全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把用好药作为内涵,强化文化支撑。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多点推进,“中医药+”深度融入产业升级、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康养旅游等多领域。热海新城中医药康养项目签约、有序推进。成功举办了第24届药交会和首届药膳大赛,药王庙文化东广场建成开放,恩泽殿布展完成,《药市开市》广场剧备受好评,千年药都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近年来,安国市全力抓好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振兴工程。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知识进课堂、进社区、进家庭,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大力开展传统中医药文化挖掘工作,传承和保护古典秘方、老药工等优秀传统工艺、人才,谋划建设传统中药材炮制博物馆,持续擦亮传统中医药文化名片。
扎实开展“双百行动”,加快推进百名国医手进安国坐诊、新开百家药膳馆,全力打造集名医坐诊、中医理疗、养生膳饮、古法炮制、中医讲堂于一体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体验街区。安国市这次高标准举办2019年第二届全国药膳大赛,目的就是为了推动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
举办这次大赛有利于弘扬中医“治未病”从膳食做起的理念,展示当今药膳养生技术水平,为烹饪、药材、食材相关产业搭建起交流共享的平台,也能够推动药膳行业研发推广药膳产品。相信通过药膳大赛平台的现场竞技和产品展示,安国药膳将进一步树立品牌形象,助力安国药膳更快更好地走进千家万户。
据大赛组委会统计,此次大赛共有来自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来自加拿大、日本和台湾地区的50个团体、127名个人参赛,与上届大赛相比较,参赛团队数量增长了 61.3%,参赛个人数量增长了139.6%。尤其是一些国内知名的餐饮集团名店、名家这次也参加了比赛。本次大赛共产生5个团体赛大奖,26个团体赛特金奖,15个团体赛金奖,3个个人赛大奖,35个个人赛特金奖,66个个人赛金奖。中国药膳研究会会长杨锐高兴地说:“此次在安国市举办的药膳大赛,可谓是名家荟萃,高手云集,一些海外队伍和个人参赛,不仅说明了中华饮食文化,尤其是中药文化走出了,,更加说明源远流长的中华药膳已经深入民心,随着大健康理念的迅速扩展,大健康产品的市场越来越大,做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华药膳必将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安国市的中药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药膳产业的发展壮大,同时安国药膳也必将极大地提升安国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希望下届药膳大赛办的会更好,使安国药膳成为健康中国的强劲助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