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球未来教育大会现场图)
摘要: 本次大会由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提供指导,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基础教育部、深圳罗湖区政府、广东教育学会教育国际化专业委员会主办,罗湖区教育局、未来教育行动计划组委会承办,爱学堂协办。
在深圳罗湖区举办的第二届全球未来教育大会已然落幕,但未来教育讨论的热度仍未褪去。700名来自国内外的教育大咖和各界代表云集,分享世界范围内教育信息化的进展,共同探讨教育的未来。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张凤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扬生,国务院参事、,经济学家汤敏,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黄宝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余胜泉,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谢小庆,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黄宝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爱学堂CEO汪建宏,美国Drew Charter School校长Don Doran,国际行知赏识学会会长(马来西亚)曾桂安,美国教育联合会驻华,代表孙连城,香港东华三院郭一苇中学校长何世昌,澳门培正中学校长郭敬文,台南大学教授林奇贤,海南省特级教师蒋敦杰等国内外教育专家代表,以及百余名优秀校长、知名企业人士等与会。
深圳市罗湖区区长聂新平,深圳市罗湖区副区长宋强,深圳市教育局局长张基宏,广东教育学会会长李学明,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水发,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局长恽敏霞,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副局长刘荣青、禹永青,广东教育学会教育国际化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刘晓明,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宾华,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陈雨亭等有关领导出席大会。
会上,爱学堂作为未来教育的领军力量以及大会协办方,积极牵头未来教育行动计划,让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项目落地罗湖区,实现示范性实践基地授牌,联合教育部、企业、学校三方探索未来教育教学新模式,有效地推动学校教育现代化。
(清华附小罗湖互联网学校共同体启动仪式现场)
与此同时,清华附小罗湖互联网学校共同体启动。国务院参事、,经济学家汤敏,爱学堂CEO汪建宏,深圳市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孔文东校长等人共同启动清华附小罗湖互联网学校共同体。借此,联盟学校可以引入清华附小的优质教育资源、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模式,同时在师资队伍培养、双向交流、深度合作等方面加强与清华附小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在课堂内外推进教育教学模式的持续创新,实现快速发展。
(爱学堂CEO汪建宏)
在罗湖区区长聂新平看来,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外教育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教育国际化正在从输入输出走向合作共建。为迎接以VR、AR等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和新机遇,抢占未来教育的新高点,罗湖全面启动教育综合改革,从资源配置、教学过程、体制机制、家庭教育等四个方面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树立“习本”理念,发挥本土原创的实践优势,打造可复制的未来学校的模式,为教育现代化继续探索路径和方向。
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赵立表示,近期深圳许多创新企业都有愿望和教育进一步合作。政府也邀请深圳创新企业参与到教育的科技创新特色和创新项目中来。“未来在稳步发展创客教育和STEAM教育之外,还会将社会资源,尤其是创新型企业的重要资源整合转化为创新教育的品质。”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张凤昌指出,近年来,罗湖教育着力打造信息化应用环境,充分运用互联网,构建可互动、个性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教学平台,实现校内校外互相互通,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新型学校平台,创造了个性化教育与信息化管理,是深圳教育的一个代表,深圳教育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代表,“相信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了迎接未来教育挑战的基础。”
未来的教育是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余胜泉指出,面对全球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要求,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批判性思维、团队意识、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教育,学校是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是有效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议程的关键。反观当前的具有工业化时代烙印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学校教育体系,已无法满足当前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才需求。
基于教育大数据建立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体系,是未来学校发展的基本趋势。现在的教育是一刀切的统一模式,未来在精确了解每个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可以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个性化、选择性、精准的学习空间,可以精准推荐优质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与学科专家,开展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提升学习的适应性与可供选择性。而这种学习空间需要记录和分析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数据,这就是未来教育大数据的基本应用方向。
教育大数据有利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尊重学生的多样性。教育大数据聚焦于每一个学生的微观表现,记录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通过海量的学习过程数据,可以精准分析每个学习者的知识能力结构、个性倾向、思维特征、学习路径和学科素养发展状况;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实施“精确供给”,在不需要大规模人力投入的情况下就能实现对每个个体的及时反馈,以最少的资源提供最佳的服务。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学校教育将从千人一面的模式化培养转变成各具特色的个性化培养。
爱学堂智能教学平台很好地迎合了教育大数据的需求。有清华优质教学资源作为依托和,技术团队的支持,爱学堂专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更为完整的数据采集,更为深入的数据分析,服务于教师备课、授课、检测等教学环节。将教师从重复、枯燥、无序、低效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为教师教学提供充足的时间、精力,在技术上,程度上降低了教师们的负担。
课前为预习结果做多维度分析,为备课做精准指导;爱学堂利用了信息化技术手段,数据分析即时准确,又生动形象,充分调动了师生的参与热情;课后的复习、作业系统、自主学习系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课余学习效率,教师也可以通过爱学堂的数据分析,进行针对性教学。
在教学展示环节,使用爱学堂混合式教学平台——未来课堂展示的三节课程均被评为特等奖,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对平台表示了浓郁的兴趣。一位获奖教师的学校领导评价爱学堂智能教学平台,“平台支持、技术,,指导专业,意见宝贵”,这也正是爱学堂一直秉承的理念,在做到平台功能,、技术支持的基础上,更专注于对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交流,更切合实际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将平台功能和教学基本功的结合发挥到,。
然而,教育大数据的优势并不,于个性化培养。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扬生看来,在科技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灌输式、死记硬背式和注重考试的教育模式受到很大的挑战,在学校应推行“学贯中西”、“古今通汇”和“文理融合”的办学理念。
无论是在教育还是科研等领域,跨学科已经逐渐成为了世界的潮流。徐扬生曾经反问媒体,当代媒体涉及计算机、视频、艺术、传播等,它是工科、理科还是文科?医院的院长又应该是受什么学科训练出身?为什么法律行业最缺乏的是IT、医学等方面的人才?传统的教育模式或许已经不再是答案,因此徐校长特别强调“文理融合”。“文理是同一回事情在里面,不同的perspective在看,就相当于这杯水,你说是白色的是对的,这杯水,你说是温的,也是对的,但是它是同一杯水。”未来发展很多都是综合性的项目,需要综合性的知识、意识、情商、管理能力等才能获取突破或成功。
未来,我们需要的教育究竟是什么模样?国务院参事、,经济学家汤敏认为,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这些震撼世界的新科技日益发展的同时,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将面临着,的大变化。在这,的竞争中, 如何使我国的科学研究走的世界前列,如何让大量的科研成果变成造福人类的产品,如何在商品社会中让这些产品占领市场,赚出钱来,这些都是摆在我们所有人面前的巨大挑战。
我们需要全新的教育,不是在传统教育上的小修小补,而是根据第三次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和经济的变化,从根本上改造目前这套为培养第二次工业革命人才而设计的教育模式。未来的教育到底是什么?从方向、内容到模式上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疑惑都对爱学堂等在线教育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须知道,前路将从他们的探索中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