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飞的课程体系中,数学这门高冷深奥的学科被赋予了全新的诠释,与“玩游戏”相伴相生、密不可分。在这里,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字、抽象的运算,刻板的公式,而是互动的游戏,对抗的挑战,好奇的探索。收获呢?是孩子对数学的终身兴趣和一生不变的思考习惯。
而这一切,要从一套玩具说起。
一个人的信仰
2013年以前,培飞教育的总经理钟丹是典型的IT精英,供职于上市公司,从事学习型平板电脑的教育软件研发。10年的工作经验让他对市场的需求了然于胸,家长的需求当然是“应试提分”。为此,他和他的团队研发了搜题软件,海量习题得以编整;还请北京几大名校的名师录制教学视频,隔空教学;为家长提供各种各样的作业辅导辅助软件。如今,这样的学习型平板电脑仍在二三线城市热销,类似的教育软件也在苹果、安卓的APP中有着海量供需。但“这适合10岁以下的孩子吗?”成为钟丹反复问自己的问题。
由于这些软件研发的目标群体是家长,工具属性很强,它像是一本家长买给孩子的字典,,于是否有了字典,孩子就会识字,就要因人而异了。客户调查显示,很多孩子对教学平板的热情难以维持,一般用一两个星期也就丢在一边了。而家长也只是报着‘有总比没有强’的心态购买,很像是保健品,反正也‘吃’不坏,这也算是教育‘乱投医’的表现。钟丹说,“那时候,我就想应该为孩子研发一套他们真正喜欢的产品。”
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当时已经在韩国、印度、新加坡风靡一时的教具,那是两大纸箱、10大盒、有2000多个零件的一套“大玩具”,孩子可以在游戏中学会思考,感受数学之美,用多种策略和方法去解决一个个问题,在达成游戏任务目标的同时学会数学、锻炼思维。几乎是第一时间,他自己就沉迷在了这套游戏中,在让周围的孩子、自家的朋友多次试验点评以后,他知道这款产品便是他心中寻找多年的“那个它”。
“那时候,只有我一个人,辞职转行,从深圳回到北京,开始推广这套教学玩具。说起来赌注有点大,但以我的经验和直觉,我知道这是值得的,因为它真的足够好,足够适合孩子。每一次推广试验,我看到孩子久久不肯离开,一玩儿就是一两个小时,我就知道我的选择没错。”
一些人的坚持
,初,钟丹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这套教具卖给学校、卖入家庭,让孩子在平时“玩中学”,还可以增进亲子关系。于是,他游说了几个朋友“入伙”,形成了,初的小规模团队。他们在商场“摆摊”演示,入校开课,很快不少幼儿园、国际学校和早教机构以及家庭都购买了这套教具,但很快问题也随之出现。
这套教具虽然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教材指导,教具对老师、家长的要求很高,所以除了被推介过的几款简单游戏会被经常使用外,这套教具“教学”的魔力并未发挥出来,也有朋友表示由于操作引导比较费时费力,玩具很快就束之高阁了。
培飞教育的发展瓶颈出现,教具的销量和用户反馈均不如预期,而且“我就想心疼自家的孩子一样,我关心的不完全是它能售卖出去多少,而是这套教具的魔力是否发挥了出来,孩子们是不是真正受益了。”钟丹说。
几经周折,小团队决定转型,从简单的售卖模式进入早教市场,在2014、2015年的两年间,,初的两家培飞思维数学教育机构在上海、北京开门营业,请来的专家团队也配合教具研发了一整套54本辅助教材。内容定位与教学模式全面升级。
数学是一门包含了人类智慧结晶的学科,不仅庞杂而且抽象,数学的学习不但需要扎实的基本认知,也需要智慧的顿悟。因此儿童的数学启蒙,不能是单纯的数学知识灌输,而应当把它视为一个思维转换和重建的重大工程,通过概念技能\意识感受\认知能力\思维习惯四个方面的内容来构建数学知识的学习,使得数学的启蒙学习成为立体,充实、有结构支撑的学习形态。培飞数学系列课程涵盖了“数字与运算”、“平面图形”、“立体图形”、“规则、分类和测量”4大领域。针对3-9岁的儿童思维与心理特点,课程会先从情景导入开始;然后由专业受训过的早教老师通过绘本、教具来进行知识建构;随后用所学知识进入游戏应用环节,通过对战、对抗等模式让孩子达到“活学活用”,让数学成为具象的、贴合生活的可操作应用;此后,是思维拓展,让孩子有时间来反思所学,通过类似创意思考画等方式展示和解读思维过程,“输出思考过程,是对孩子帮助,的环节。”课后,老师会根据观察给家长反馈,而孩子也会通过测评给老师反馈,以做到“因材施教”。
教育直营的模式虽然费时费力,团队的迅速扩大也带来运营压力,但两大校区的报名火热,首批入学的孩子也在如今进入小学后,表现出了明显超出同伴的数学兴趣和多元化解题思维。钟丹觉得,他找到了未来发展的路,不图一时之利,不求一时之快,而是以一颗匠人之心去对产品精雕细琢成为团队坚持的共识。
一群人的情怀
借由两年的转型与沉淀,培飞在2015年后迎来了一次大发展,目前在全国的校区已经超过20家。各个校区的招生情况都很喜人,从此前的无人问津到如今隔三差五就有人寻求加盟合作,培飞看到了发展,也开始了警惕。
“趁势做大当然是,快见效的方式,但逐利本来就不是我们的初心。所以今年起,我没有接受更多的加盟要求,而是不断的调整,让团队慢下来,加强教研让课程更精彩,加强团队文化,让企业可以凝聚有情怀的同伴。这些都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钟丹说,“现在我们将课程体系进行了年龄细分,3-6岁是一个阶段,6-9岁是下一个。针对学龄前后的差异,进行课程区隔。其实,我们的教学也适合更大的孩子,但我们还没敢尝试,毕竟应试教育的模式在家长中太深入人心,三年级以上的孩子课表塞满了各种补习班,题海应试的需求让他们连每周一两个小时的思维训练和游戏学习都成为奢侈。”
其实,数学思维与企业发展一样,需要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也许出于升学竞争的压力,孩子们,终还是不得不停止玩耍,不进入题海模式,在应试的重压下不得喘息。但,少在孩童时期,在启蒙阶段,我们不要把数学变成一种抽象的知识记忆,而是要给他们更多的兴趣、喜悦、动手感知,完善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把数学的兴趣保护好,让孩子发自内心的对数学有喜爱而无恐惧,在面对日后的数学挑战时才会有驱动力和自信心。
给孩子一个数学天地的魂,用来迎接未来千变万化的挑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