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光伏产品销量的80%都在国外,在这80%当中,欧美市场约占40%,中东和亚非拉地区已经成为光伏产品,开发潜力的新兴市场。”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全球市场,总监张含冰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4月15日,第12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在广州开幕。与去年光伏展台的“清冷”相比,本届广交会新能源行业展台格外热闹,不断有境外采购商驻足咨询。国内参展商也逐渐形成多类型产品展出的模式,通过光伏应用类产品、光热+光伏一体化、太阳能+空气能等多种产品融合创新,形成附加值相对较高的集成展品。
浙江双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系统事业部总经理肖伟林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技术革新的背景下,光伏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和2010年相比,差不多下降了70%。“中东和非洲一些国家仍然是以化石能源为主,不仅成本高而且有污染。但光伏是清洁能源,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地区采购商开始寻求与我们合作。”
光伏行业进入微利时代
张含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前光伏产品的价格曾达到过近5美元/瓦,而现在每瓦只有约3元人民币,这个价格整体的降幅是非常大的,跟初期相比已经超过90%。
但事物都有两面性,当价格和成本下降的时候,整个光伏市场规模也会上升。“去年,我们公司的总营收额达到247亿元人民币。当美国整个光伏市场在萎缩的时候,我们仍然交出了一份非常好的财务报表。”
浙江启鑫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主管琳达·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技术不断革新,竞争日益激烈,光伏行业客观上已经进入微利时代。“也正是因为生产成本的下降,吸引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采购商开始关注中国光伏行业,我们公司从这些国家获得的订单数量也在提升。”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在去年的光伏行业形势展望研讨会上曾表示,当前光伏行业利润空间出现压缩,2018上半年,光伏组件价格持续下降,甚至跌破2元/瓦,半年降幅近30%。
“但光伏产业也是我国为数不多能够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具有产业化,优势的行业。由于价格下降,很多发展中国家加速进入光伏市场,这既是机遇,但同样也要防止出现无序竞争。”王勃华说。
探索打开欧美市场“敲门砖”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4月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决定对我国光伏电池片及其下游产品发起“337调查”,晶科能源有限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中国企业涉案。
4月11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就此事回应称:2019年4月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中国部分企业的光伏电池片及其下游产品发起337调查。该调查由韩国韩华新能源有限公司及其美国子公司依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于2019年3月4日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申请,指控对美出口、在美进口或在美销售的有关产品侵犯其专利权。“目前涉案中方企业正在积极应对,希望美方能够依法客观、公平、公正地开展调查,妥善加以解决。”
长期以来,光伏行业一直是美国对华企业发起反倾销、反补贴的,行业。张含冰认为,尽管光伏行业经常成为“双反调查”的重灾区,但欧美市场仍然是光伏企业不可忽视的海外市场。
“许多行业企业已经几乎不再进入美国市场,或者份额非常少,但我们公司仍然采取各种方法寻求与欧美企业合作。目前,我们产品出口到美国的市场份额占整个海外市场份额的40%。”
谈及进入欧美市场的“敲门砖”,张含冰说,阿特斯在泰国、越南、印尼、巴西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生产基地。“我们在亚非拉地区建设自己的工厂,实行属地化的管理,给当地人民和企业带来利益。另一方面,公司在这些国家生产出来的产品也能够打入欧美市场,进行更加广泛的全球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