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开办企业完全免费的两个城市之一;市政务服务,综合窗口预计2019年元旦后试运行;2018年新增减税规模预计400亿元左右;全市信用信息平台归集整理超过3.6亿条信用记录,累计将12.3万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本市正在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截至10月底,《关于率先行动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确定的136项任务已完成131项,剩余5项正在推进;“9+N”系列政策全部落实。上月发布的《北京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描画”了北京营商环境改革近三年“施工图”,其中,2018年的117项改革任务已完成85项,剩余32项正在加快推进,预计今年底将完成。
京东腾讯等60多家企业获“一对一”服务
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首先需形成一批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北京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建立了市区两级对接服务企业制度,截至目前,市级领导共走访企业300余家次,各区各部门把联系走访企业作为经常性工作,贴身为企业做好服务。同时,建立,企业“服务包”制度,北京市发改委作为“总管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作为“服务管家”,推动一批“服务包”确定的政策和承诺事项落地兑现。此外,建立全市统一的企业项目库,截至目前,入库项目超过600个、投资额超过9000亿元,已对项目库中京东、腾讯等60多家企业开展了“一对一”服务。
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方面,记者了解到,本市在2017年为企业和社会减负约400亿元的基础上,2018年新增减税规模预计400亿元左右。此外,提高企业税费便利化水平,纳税次数从原来的9次精简为7次,时间从原来的207小时缩减为142小时。同时优化信贷审批流程,提高信贷审批效率,主动降低对科创、小微、“三农”等企业的信贷成本。
市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明年元旦后试运行
为营造更高效的政务环境,关键环节的改革一直在持续深化。北京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改革优化进程中,涉企证照实现“二十四证合一”,38万市场主体享受改革便利,全面推开“证照分离”,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开办企业环节从原来的7个压缩为4个,办理时间从原来的24天压缩到8天,北京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开办企业完全免费的两个城市之一;率先推出小微企业获得电力“三零”服务,办理环节从6个缩减为3个,平均用时由141天大幅缩减到34天,中国与日本、阿联酋成为世界上仅有的三个电力接入全免费的国家。
“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任务清单正逐项落实。记者获悉,就“一网通办”来说,预计年底前市区两级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0%以上;市级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市政务服务,工作已基本完成,能实现群众办事“一门受理”;市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建设正在稳步推进,预计2019年元旦后试运行,西城、海淀、门头沟、怀柔区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已投入运行,其他各区综合窗口改革也在推进。(记者 王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