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商业资讯>正文

STEM教育大行其道,到底有没有必要追?收下这份攻略!

时间:2018-07-30 09:36:55    来源:搜狐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STEM教育大行其道,到底有没有必要追?收下这份攻略!

  如今,在国家的全力推动下,STEM教育开始大行其道。小白身边的某些家长也已经开始着手研究起给孩子报班了。其中虽有对STEM教育做过深度研究的家长,但更多的是对STEM教育一知半解,盲目跟风的家长。

  今天,我们又要来聊聊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STEM教育是什么?

  百度上说:能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从而提升全球竞争力。听着高大上,一琢磨还是不懂。这也是很多家长刚接触STEM教育时的第一感觉,“不明觉厉”又“不明就里”。

  但其实,“STEM教育”这个词语背后的意思并没有这么难以解读。其实它最核心的特质只有两个。

  教的是“思考方法”而不是“知识点”

  先说一个孩子手工课的案例。

  这堂手工课的任务是做一个小沙包。我们所熟悉的教学方法是这样的:第一步,教怎么裁剪布料;第二步,教用针线来缝合;第三步,缝的时候收针怎么做。,,把沙包封上口,填充沙子。学生只要按老师教的方法一步一步做,就可以做出一个统一的小沙包来。

  而如果转换成STEM教育模式,老师应该是这样教的:

  第一步,老师会让学生思考,沙包是干什么用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和现实联系起来,思考它的功能是什么。沙包是玩的时候互相丢的,打到人的时候不能很疼,就不能用坚硬的材质来做,但又要保证丢得远,还得有一定的重量。

  这样思考后,学生自然会去想要实现这些现实功能,需要用什么材料。

  有了制作思路的雏形之后,第二步老师会让学生自己选择用什么材料做沙包比较合适。

  第三步才是怎么做。第四步的检测也很重要,用现实来反馈问题并对作品加以修整。

  让我们思考一下:

  传统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一种弊病:这次做沙包,会了;下次换一样东西做,又不会了。因为他觉得这样东西和沙包完全没关系,我知道怎么缝沙包,可我不会做这个新的东西。

  但如果换成STEM的教学方式,无论做什么都可以用这四步完成:

  一,有什么用?

  二,基于用途,需要什么材料?

  三,怎么做?

  四,做个检测,获得反馈。

  这个思维方法还可以延伸到其他地方,甚至孩子长大以后设计轮船、机器人什么的都可以用上。

  这小小手工课的四步骤,体现了STEM教育核心:

  发现问题 → 设计解决方法 → 利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知识解决问题 → 运用理性方法验证解决效果

  它不追求让孩子掌握做具体东西或解答具体题目的知识点,而是强调掌握一种思考方法。

  “注意整体”而不是“单项突出”

  第二个案例是某知名国际学校的课程——“虫虫奥林匹克竞赛”。

  这个课程内容是这样的,老师让学生从网上买来电子虫。学生首先要观察虫子生理结构的特点,它有什么能力,不同的虫子,有的爬得比较快,有的力气比较大,有的善于穿越障碍等等。(这部分包含了生物知识,还包含了结构和功能匹配的整体思维方式)

  因为是为了设计虫虫的奥林匹克竞赛,于是需要仿照人类的奥林匹克竞赛,设计不同的赛道。每个虫子特点不同,你得根据你的虫子的特点,设计出有利于它的赛道来。(这又涉及到了物理、运动知识和设计能力)

  通过这个课程你会发现,组办一次“虫虫奥林匹克竞赛”,孩子们要用到的知识非常多,而且很多知识都是跨学科的。

  STEM教育中经常会出现此类课程。几个孩子为一组,几组一起做个项目,中间涉及多学科知识,同时,整个过程尽量由孩子自己设计,自己制定规则。这是STEM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注重整体性。

  一直以来,传统教育里有个很奇怪的“,主义情结”,不论学什么,都希望孩子学得又精又尖。

  比如数学,如果这孩子会两位数乘法了,马上就给上难度更高的。易到创始人周航曾在湖畔大学演讲中说:勤奋而低效,是因为我们做了很多“不正确”的事情,其中一件就是“小数点后的努力”。

  什么意思呢?假设现在在参加一个体操比赛,如果我们以前可以得9分,就努力打磨使自己能得9.5分。

  “匠人精神”没有错,只是未来的方向,一定是“整合跨界能力”效用远大于“单项突出”。

  因为,高精尖的活儿机器人能代替,而人的能力必须体现在整合、创造上。从这点来看,STEM完全符合智能化时代对人需求。

  在昂立STEM课堂中,采用5E探究式教学法,层层推进,不断循环,让孩子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课堂案例展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讯网无关。新讯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