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王寅浩)在长期的实践和思考中,东城区龙潭街道工委书记杜娟发现一个“怪圈”:一方面,政府积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想为居民办实事,但有的居民不领情、不买账;另一方面,少数居民遇到问题“等政府靠街道”的惯性思维还比较强,“家园意识”淡薄。杜娟决心打破这个“怪圈”。
2016年开始,在街道落实市、区街巷整治任务和“街巷长制”过程中,杜娟发现街巷环境整治任务如果仅依靠街巷长,在及时准确地发现环境问题、跟踪反馈居民需求方面存在短板。
从这一角度切入,“居民自治”成了自然而然的选项。经过多次“头脑风暴”研究讨论,“小巷管家”的理念雏形渐渐显现。
去年4月25日,龙潭街道召开“小巷管家”招募启动仪式,地区党员群众踊跃报名,147人成为辖区10条主要大街、86条小巷的“小巷管家”。他们怀揣着“巡、访、做、报、记、刷”六字真经,巡访地区大街小巷,随手解决或协调各类事务。居民认领家门口的街巷,主动参与治理,实现自己的事自己管、自己想、自己做,增强了家园意识和归属感、获得感。目前,“小巷管家”已走出龙潭,向全市推广。
在“小巷管家”的基础上,杜娟带领团队总结分析一年来的经验和不足,组建“小巷管家团”,对“小巷管家”进行升级。目前已经成立了“安居友邻”、“家门同心”等6支管家团,成员通过征求居民意见、共同商议,负责相邻几条小巷区域内的治理,完成从个体到团队、从收集问题到协商议事、从环境整治到社区自治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