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崔启斌 实习记者 吴限)随着金融强监管政策的延续,小贷公司行业也迎来一轮整改。6月19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山西省金融办近日取消了30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经营资格,要求不合格主体退出市场。
事实上,此前已有部分地区着手清理小贷公司。5月30日,四川省金融工作局发布通告称,截至2018年4月末已取消91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业务资格,其中今年前四个月,就取消45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业务资格。
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与银行相比,小额贷款公司更为便捷、迅速,适合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资金需求;与民间借贷相比,小额贷款更加规范、贷款利息可双方协商。
2008年5月人民银行、银监会发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共有8471家小额贷款公司,从业人员达10.12万人,实收资本8381.57亿元,贷款余额9629.67亿元。
不过,在机构数量快速扩张的同时,过去十年间小贷行业也出现了一些风险,例如部分小贷公司存在偏离方向、模式单一、管理松懈、风控薄弱、人才缺乏等突出问题;小贷公司行业宏观层面的一些缺陷或不足,如法规制度建设、税收政策、融资渠道、诉讼环境和生存空间等问题;另外地区间小贷公司制度、法规差异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贷公司的均衡发展等。
中贷协党委书记、会长向为国此前表示,小贷公司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两大方面。一方面来自小贷公司自身信心与能力不足,包括应用数字技术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来自客户还款能力下降、民间借贷乱象影响严重。尤其是在如何适应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情况,使传统小贷公司插上科技翅膀,努力降本增效,成为摆在小贷公司面前的严峻课题。
事实上,对比2017年末数据来看,小额贷款公司已经出现机构数量、从业人员、实收资本、贷款余额全面下滑的现象,公司数量在今年一季度减少80家,而贷款余额降低169.8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