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商业资讯>正文

爱上“爱·自然·生命力”体系的10个理由

时间:2018-06-08 09:31:45    来源:中华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第1个理由:

  每一次学习都是在和智慧聊天,除了能医愚,还能长久地保持你的魅力。

  第2个理由:

  “孩子,我希望你幸福快乐,我们的付出,就是为了你的幸福快乐!”这是不少父母的心声。事实上,幸福快乐是感受而来的,是经历后感知到的。父母聚焦自己的幸福快乐,才有孩子为幸福快乐积极奔赴追踪而去!

  第3个理由:

  感受孩子的感受,在孩子有限的资源里感受他的感受。当孩子觉得快乐很重要时,你要看得惯他把半盘螃蟹拿去喂猫,放得下过往的经验和想法,能与他同乐,而不是指责、批评、谩骂他。

  第4个理由:

  好的家庭素养就是好土壤。父母自身的行为对孩子的潜移默化比任何“用力”都给力。

  第5个理由:

  修养好自己,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给孩子一个可以遇见轻松、愉悦、和煦、温暖的新生家庭的机会。

  第6个理由:

  微笑、赞美、欣赏、认可、分享、鼓励、感恩。微笑,不用成本,但能创造财富;赞美、欣赏、认可,不用花钱,但能产生力量;分享、鼓励、感恩,无需费用,但能让快乐倍增。,父母,课上课下,处处都洋溢着美好的东西,利己是善,利他是,的善。

  第7个理由:

  学会了看见爱并关注爱的细节。这世界上最真诚、最真实的莫过于平凡细小的关心。

  要出远门了,早早起床,跑了三个街区道口,为女儿买了糯米夹心饭。在起行的动车上,看到了女儿发来的短信——带着爱出发,奉献爱回来。给予爱,回应爱,心里暖暖的。我们最容易受到感动的正是在自己平常又平凡的付出表现中,所获得的对方的反馈或关注。

  第8个理由:

  我学会了记住女儿的动态年龄,做文明的父亲。

  很多时候,作为父母,我们会活在习惯的模式里,把孩子一直当“孩子”来对待,而这常常会遭到孩子的反抗。他们会要求父母不要把他们当小小孩来看,并要求父母考虑他们的感受。思维呆板的模式迁移很可怕。一位各科成绩均不错的初三的孩子,我第一次给他训练看图作文,而后让他写一篇完整的《妈妈的爱》。在他写的、不到600字的文章里,“十分”、“非常”、“了不得”、“不得了”、“很”等简单化的副词加起来有50多个。他阅读面窄,书看得“太专”,写作思维仍停留在小学“满分”作文里。

  不记住孩子的年龄,不学习修炼合格的父母,不了解生命成长的规律,不懂得孩子,我们不仅做不了文明的父母,而且往往成了“野蛮”的父母。

  第9个理由:

  我学会了放下与包容,我学会了谦卑与自律。

  我们平时接触的信息太多、太杂了,看到、听到、感受到的都是烦恼沉渣。它们堆在心里又无力排解,内心慢慢地就像一个垃圾堆一样。每天给自己留一段时间,安安静静地读一本好书。放下了、包容了,心就安定,有力量。

  反省自己的内心,观照自性,多关心、感激、赞叹别人,多谦卑,多自律。谦卑和自律会让我们整个人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上升一个层次,也就是得到了所谓的自由感。这种自由感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充盈、一种力量、一种支撑自己继续超越的魔力。它会让我们变得更谦卑、更自律、更自由、更友善、更友爱。

  第10个理由:

  我学会了鼓励、赞美、信任与支持,与家人伙伴们一起进步。

  鼓励、赞美、信任与支持具有一种正向正念正性的能量,它们能修正、改变我们的言语和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鼓励、赞美、信任与支持时,他便感觉自己获得了自我有资源以外的、社会友善的支撑,从而提高了价值感及责任感,变得自信、自尊和自爱,获得积极向上向善向尚的动力,并尽力实现大家的期待及内在自我拥有的渴盼,从而再次获得大家的鼓励、赞美、信任与支持。


注: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