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为配合今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召开,商务部发布了首份《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分别面向1000余家企业和1000余位消费者进行了相关调查。从需求端来看,调查显示,受调查消费者中,家庭月收入超过2万元的消费者都购买过进口商品,且最近一年内已经或有意购买进口商品的占比高达86.6%。消费者对食品、服装鞋帽和化妆用品的关注度较高;化妆用品、母婴用品和钟表眼镜等大类中进口商品比重较高,未来半年内增加购买的意愿也较强,还有25.4%的消费者关注乘用车,认为国内市场上不能满足需求比例较高的是SUV和新能源汽车,比例分别为47.9%和40%。受此影响,我国有近九成的受访企业表示将维持商品进口,7.2%的企业将增加进口,而且增加进口意愿较强的领域大多与消费者,商品种类“不谋而合”。
购买进口消费品意愿上升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近几年,消费者对于进口商品的消费意愿已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具体来说,《报告》显示,受访的消费者中,购买进口化妆用品占比较高,61.4%的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比重超过10%,36.1%的消费者购买比重超过30%。未来半年,消费者购买进口化妆用品的意愿较强,49.3%的消费者以持平为主,38%的消费者增加购买,两者相加已经超过了受访消费者总人数的八成。
同样受国内消费者青睐的进口产品还有钟表眼镜和食品。受访消费者中,未来半年购买进口钟表眼镜的意愿普遍较强,其中46.9%的消费者以持平为主,37.1%的消费者增加购买。此外,近年来开始在我国零售终端和电商平台上普及率越来越高的进口食品,同样在消费者中具有不低的热度。数据显示,42.4%的受访消费者购买进口食品比重超过10%,15.8%的受访消费者购买比重超过30%。未来半年,51.4%的消费者表示购买进口商品持平,29.7%的消费者将增加购买进口商品。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整体来看,在受访消费者人群中,已经或未来购买进口产品占比较大的商品种类,恰恰也是流通企业进口相对集中的领域。举例来说,未来一年内,有超过一成的企业对葡萄酒、鲜果、啤酒和保健品增加进口意愿强烈。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显示,受访消费者中,有超过四成的人认为国内市场上不能满足需求比例较高的是SUV和新能源汽车。未来半年,超八成的消费者仍然维持甚至增加对进口乘用车的购买。受此影响,近九成的受访企业计划不会减少乘用车进口。分品类看,新能源汽车、SUV和轿车增加进口意愿强烈,企业占比分别为17.3%、15.9%和13.1%。
跨境电商促进消费
实际上,在我国消费者和企业对进口商品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近几年,我国消费品进口格局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消费品进口值达1.1万亿元人民币,而这也是我国这项进口额,突破1万亿元,较2016年增长15.3%,占同期我国进口总值的8.8%。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刘元春分析表示,整体来看,现阶段,我国在汽车、医药品、农产品,以及影视文化商品上的消费品进口较多。其中,我国消费者进口中高端奢侈品方面的消费正逐年增加。
实际上,我国对进口商品消费量的快速增长与我国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业内分析,近年来,我国消费者的购物需求愈发多元化,而跨境电商可以与之契合。
据《中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行业市场规模为1113.4亿元,增长率为49.6%。业内分析,未来几年,在政策基本面保持利好的情况下,进口电商零售市场仍将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到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的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消费品进口仍有较大潜力
未来我国进口消费品市场的潜力仍然巨大。刘元春举例称,随着我国对汽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的降低以及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我国在汽车领域方面的消费品进口将增加。
今年4月,,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做主旨演讲时曾对全球宣布:我国将主动扩大进口,并承诺今年中国将相当幅度地降低汽车关税,同时降低部分其他产品关税,努力增加人民群众需求比较集中的特色优势产品进口。
“未来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加,我国进口消费的增长潜力将被不断释放。”刘元春表示。
对于业内担心我国扩大消费品进口会影响国内相关行业的生产。专家表示,我国商品进口的增加将对国内相关消费品行业的转型升级产生倒逼作用,引导和激励国内企业优化生产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参与竞争,有助于推动我国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北京商报记者 蒋梦惟 实习记者 孙颖妮/文 白杨/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