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商业资讯>正文

从红旗河到红旗渠

时间:2018-03-07 09:39:0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2018年农历新年刚过,一个名为《红旗河》的宣传视频在朋友圈和网络平台上火爆传播。这个总长约16分钟的视频向我们展示了我国的水利专家们经过论证后的一项奇思妙想的宏伟工程:西部调水工程,又称之为“藏水入疆”。即利用我国青藏高原丰沛的水之根源,沿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进入新疆的环线。这条调水路线又取名为红旗河。

  红旗河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开始取水,沿途取易贡藏布和帕隆藏布之水,自流500多公里后进入怒江,借用怒江河道自流60公里后经隧洞进入澜沧江,借用澜沧江河道自流43公里后经隧洞进入金沙江;借用金沙江河道自流97公里后,以隧洞、明渠和水库相结合的方式依次经过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渭河,黄河、然后经河西走廊进入新疆。全程6188公里(含200公里自然河道),落差1258米,平均坡降万分之2.10。

  红旗河工程恢宏浩大,这个方案的构想和发起人是六位院士、十二位教授以及多位年轻博士,他们经过两年多的科学论证、实地考察,提出了这一新的时代构想。

  红旗河的命名和我们林州的红旗渠有很深的渊源,视频的解说中毫不讳言提到:红旗河的设计构想来自于伟大红旗渠工程,专家学者借鉴它的逐级借补经验综合利用水资源对西北众多缺水地区进行调配。

  53年前,地处偏远的河南林州人民以红旗漫卷西风的豪迈气概,胼手砥足,拼全县之力,耗费十年时间修建了红旗渠,解决了倒悬于民千百年来受困于水的难题。从而在太行山上树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经过多年的水源涵养、生态环境自然休戚,一座现代化的世界山水人文城市渐趋形成。红旗渠工程集林州人民的汗水与智慧的结晶,更是启谛后人的他山之石。这项伟大的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的技法与工艺,在红旗河的设想方案中被,地借鉴借用。比如支渠设计,逐级调水、涵洞过水等等,从理论上,完全切实可行。红旗河借鉴伟大的红旗渠,它是升级版的红旗渠工程,更是横亘在中国大地上一条新的红旗渠。

  红旗河与红旗渠,从一条伟大的渠到一条宏伟的河,他们之间一定有一种必然的使命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始终在引领着人们的脚步和目光。从一条宏伟的河到一条伟大的渠,他们之间自然生发的一种精神一脉相承。那就是开拓奋进、永往无前,那就是深深融入在民族精神底色之中的红旗渠精神。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之下,任何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红旗河传承伟大的红旗渠,它昭示了中国人骨子里的进取开拓和敢为天下先的豪情壮志。从精神到物质,又从物质到精神。嬗变带来的是更大的梦想和格局,因为,红旗河的宏伟构想建筑在现实和成功的范例之上。智慧的光芒从来不会被遮挡,先哲们用脚丈量出来的路终会被后人接棒。

  红旗河的恢宏构想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思:新时代的红旗渠精神如何发扬光大?我们在瞬息万变的当下如何求新求变求发展?怎样才能不辜负地前行在这个伟大的时代?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一条大渠,奔向大河。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我们有信心相信:未来,林州红旗渠必将成为国民的信仰,。让我们从梦想开始的地方重新出发,期待红旗河工程早日从蓝图变为现实,也希望红旗渠精神永远照亮我们前进的航标。(林州市外宣办 白兴雅供稿)


注: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