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 (记者 吴文治 曲英杰)北京市民”菜篮子”新发地正逐步加强监管,降低食品安全输入性风险。近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第三方检测机构北京市质检院入驻新发地市场,双方正式启动食用农产品风险防控体系共建项目,这将是北京市第一家设立在批发市场内的专业食用农产品检测室。从此前三个月的磨合情况来看,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新发地,检测时间调整为24小时工作制,检测产品由蔬菜水果肉类扩展水产品预包装食品。
作为输入性大型消费城市,北京的食用农产品85%以上为外埠省市输入,其中,以新发地市场为代表的丰台区五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承担着北京市70%的蔬菜、80%的水果供应。目前每天供应超过1900万公斤冬季蔬菜的新发地市场,是保证北京市场蔬菜、食品安全供给的关键关卡,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将有助于降低食品安全输入性风险。
伴随着蔬菜、水果源源不断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汇入北京,新发地全年交易量已经从1988年刚建成时的不足1万吨,攀升至2016年的1550万吨,,数据显示,进入新发地市场运送食用农产品的大型车辆达到日均3000辆次,对进入菜品进行快速全覆盖快检成为必需,而新发地市场自有检测部门已经无法满足进场食用农产品的全覆盖检测。
为此,在丰台区食药监局推动下,新发地市场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在项目正式启动之前,新发地批发市场和北京市质检院已经过三个月的磨合运行,上万批次的抽检试点,提高了日均快速检测量和覆盖率。据悉,新发地市场与全国230多个产地签有协议,对于长期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产地,市场主体将对其进行一定的制约,凡是经市场检测不合格的,都要给当地相关部门发函,要求进行监督管理和整改。
在引进第三方检测机构之前,新发地市场已经对入场农产品必须同时出具产地证明和检测报告,市场每天还有专职食品安全员对农产品进行拉网式全覆盖巡查。新发地市场总经理张月琳此前介绍,新发地已逐渐形成了一套高标准的产地直供模式,并构建了“实时检测,可追溯源,源头把控”的三重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从新发地市场出来最终走上百姓餐桌的每一笔蔬果采购,都记录着货品来源、产地、销售者、车牌号、电话号码等具体信息。
据丰台区食药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新成立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新发地检测分站未来计划实现四个目标,一是筑牢一道安检屏障,打造北京市首家具有正式检测资质的批发市场内专业检测,;二是发挥一核保障作用,承接2000-3000批次/日的快检工作,常规国标方法检测能力达年均样品8000批次,出具正规快速检测证明,达到无产地证明产品全覆盖检测;三是编制一张质量晴雨表,对检测开展大数据分析,根据分析成果细化监管规范措施和市场准入准则,逐步将检测结果转化为提升产品质量的生产力;四是打造一个科学管理模式,借助市场+第三方的检测新模式,构建具有丰台特色的科学检测标准化体系。
据悉,未来,丰台区食药监管部门计划将此合作模式向全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推广,形成丰台特色的食品安全工作体系和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