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参与过度也会变成“毒药”
林爻
“我的童年不完整,我绝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在自己孩子身上重演。”这是每当跟丈夫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出现分歧时,我一招制胜的“法宝”。
我父母的青春正赶上新中国最动荡的日子,刚刚毕业的他们便选择到祖国的大西北去,把自己的激情和学识贡献给那片贫瘠的土地。
正是因为那里的生存条件太艰苦了,当我只有几岁的时候便被父母送回了北京,这一送便是十几年,直到我上大学,父母才从青藏高原调回北京。
一边是恶劣的生存条件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一边是回到北京,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接受更好的教育,应该说,父母已经为我作了“最好的选择”。但是,这个选择却让我的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都有了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虽然亲戚也把我照顾得很好,但是我自己内心却总有一种不被满足的缺失感。
为此,我一直恐惧生孩子,担心自己也会有不得已的时候,让孩子承受那些委屈。
后来孩子还是来了。
自从有了孩子,“一定要让她享受到完整的爱”“一定不能让她重蹈我的覆辙”成了我们家的最高警戒线。
从孩子出生开始,我们就从来没有把孩子交给过老人、保姆带,甚至我们家里几乎从没有出现过夫妻两人都不在家的时候。每当同事、朋友抱怨隔代人对孩子的溺爱时,我都会在心里暗自庆幸。
后来,孩子上学了。想到自己的小学、中学,从来都是自己一个人上下学、父母从来没有给开过家长会,所以,我要求自己决不能缺席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我不仅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要求丈夫。于是,孩子的每一次上下学、每一次出游,我们都尽可能夫妻双方共同参与。丈夫本来跟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公司,但是因为总是要接女儿上下学、去课外班、出席与女儿相关的各种活动,必然很难兼顾,丈夫几乎牺牲了自己的事业。
很多孩子都羡慕我女儿:总有爸爸妈妈陪伴。
但时间长了,我自己内心却比较困惑,我不知道这种“倾情参与”是否也让女儿感受到幸福。记得某次出差,当我为了早一天回家而又一次赶午夜航班,感到异常疲惫时,女儿却说:“你干吗不多玩一天,你不那么辛苦,我也更自在。”
女儿不经意的一句话让我很震惊,我突然发现我已经从最初的“别给孩子伤害”这么简单的诉求到——“尽量陪伴”再到——“不能不陪伴”,层层加码,不知不觉中自己从“少做错的”已经走到了“只能做对的”,从“补偿”变成了“过度补偿”。到最后我真变成了自己跟自己较劲,所有的纠结和焦虑:我做对了吗?
这难道不是一种偏执吗?
其实,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我一直是别人眼中的“专家”,因为我大学时的专业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工作的内容又跟教育紧密相连,所以,常常告诉别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是当轮到自己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事情就变了味道。我难道不知道,再好的教育方式只要过度都会变成“毒药”?但是,当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理性往往很难战胜感性。
现在的家长,尤其是大城市的家长,哪个床头的必读书中没有几本心理或教育类的书,哪个父母的头脑没有被科学的教育观念武装过,但是,当这些理念和道理跟自家孩子相遇的时候,父母就容易被“给孩子最好的”这种看似简单其实毫无边际的原则蒙上眼睛,在情绪裹挟下走向极端而不自知。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并不真的需要那么多专家和教育理念,我们需要战胜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当我们能在教育孩子时,经常抽身出来,把自己当成旁观者,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这个时候,哪怕我们内心只装着那些最朴素的教育思想,也能走出一条正确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