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育家历经3年公益性质一线教学,和30多家机构聊过后,对素质教育转型的一点思考。
/整理自被誉为“素质教育转型架构师”的江江老师在[大湾区教育峰会]的分享要点。
//闭门会议,网友整理。
K12辅导机构如何向素质教育转型?
从内容层面来说,有两大建议:
定位为校内教育辅助角色。
和学校教育打配合,让学校老师教学科知识,校外机构进行拓展学习。比如语文,在学校里学了一篇作家的文章,那么这篇文章的结构、生字词都是学校老师的事情,在校外机构可以拓展介绍这个作家所在时代的知识、或者这个作家相关的人生故事。这就要求校外辅助课程做得有深度、有特色。而不是你把考试题目和知识点研究得有多深。也就是说学校教育负责教学大纲里面要求的内容,校外机构负责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当然名字不能再叫“语文”了。
颠覆“传导机制”,鼓励孩子取得“成就”。
过去,社会、家庭“唯分数论”,这个需求传导到机构,机构为了挣钱也就“唯分数论”。甚至有些机构为了迎合市场,招生前就要小朋友考试,测评分班。现在我们不再以考评分数来评价孩子,而是“多维度”分析孩子学习动态变化,以孩子自己的成长变化来反映他或她取得的成就。这就要求机构有一套科学严谨的评价量表,在孩子报班、完成阶段学习的过程中都给予跟踪分析。变“分数”为“成就”,校外机构要主动引导家长的认知、缓解家长的压力。
总之,社会呼唤一个真正区别于学科教育的学习场景,同时又能和学校教育打配合战——帮助孩子全面成长。它的形态不再是精英教育的面貌,而应服务于普通家庭。
/
比如在江江老师的课程实践中,有一门《看图写话》课,评价非常高。我们知道小学1-2年级也在学“看图写话”,被视为作文的基础。在江江老师的教研中,一开始就有意与学科中“看图写话”区别,而是和幼儿园阶段的“看图说话”衔接,将,落在说话言之有理、逻辑清晰的要求上。这样一来,教学中更多的时间不是题海战,也不是让孩子盲目地写,而是让孩子大胆想象画面内和画面外的内容,并按照逻辑结构进行语言组织,先说出来。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引进了很多国际上先进的想象训练、思维训练和引导方法。
这就是“定位为校内教育辅助角色”的一种体现。
再比如一门针对3-4年级课程《创意写作》。江江老师发现学校体系中的作文教学,忽视孩子的思路开发、结构训练,孩子往往不得要领,首先写不出东西,其次写的内容没有逻辑。便引入了英国知名教材《给孩子的牛津写作课》,并进行了本地化改编,从“写小说”、“创作故事”的层面,去对学校教育进行有益补充。经过这一套课程培训的孩子,我们发现有明显的进步。而这一进步,不局限于作文一门。
//
既然要向素质教育转型,那么背后作支撑的教学理念也要变。从“唯分数论”到“要有一套科学严谨的评价量表”的变,只是表象。真正的变,是拥有一套适合中国的素质教育理念、体系和具体方法。
江江老师在两年前就开发了一套素质教育理论体系:“一鼎三足”。并且一直在教学实践中检验和改进这套方法。
“鼎”在成为礼器之前,其实就是一口烹饪用的大锅。三角形被认为是最稳固的形状,鼎粗大的身躯下往往依靠三根足支撑。借此寓意,小朋友的表达能力能凭借三条坚固的“足”,烹饪出美好的思想和内容。暨逻辑思维训练以“言之有理”,阅读及阅读技巧传授以“言之有物”、游戏等拓展训练以“言行合一”,帮助学员最终掌握既有逻辑又有想象力的语言表达、故事创作等。
为了验证方法有效性,江江老师先后公益组织了200多场户外亲子活动,在活动现场进行示范教学,向父母传授方法,鼓励他们用更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练习表达。
甚至为了验证方法在1V多课堂的适用性,江江老师几乎2年时间倒贴钱和机构合作开课。在收获了大量来自父母、学员的反馈后,总结经验完成书稿《表达思维·亲子训练宝典》、《成为校园故事大王》。
核心目的只有一个,让中国的普通家庭也能享受过去被精英化的素质教育。
在这里,素质教育不是说去玩马术、打高尔夫,是指其背后支撑孩子“启发思维和智慧”需求的底层逻辑。家庭财富是有差异,但培养孩子的方法不能有高低。
业态上,K12机构比较容易转型的方向:
传统家教模式可能会回归。
尤其1v1家教模式可能会通过互联网再次活跃。在线下1V1家教以外,线上1V1也提供了一种选择。作为“中介机构”的教育平台,可能会基于新媒体、短视频做一些宣传方式的创新。为一些自己有组团能力的家庭提供教师、教室等服务,或许也是题中之意。
托管机构会重视艺术类课程宣传。
寒暑假集训课被禁止,但各种名目的夏令营、游学会热闹起来。我们看到有一些K12机构是向托管机构转型,提供家庭作业陪练业务。但是托管机构盈利点比较薄,对资金流要求大,稍有不慎,可能会让一些机构进入更坏的境地。
大型连锁机构出清盈利差的门店后,会拓展新的门类,比如艺考、留学、素质教育。但因为这些业务体量较小,差异化明显,很难产生大赢家。
前期内容生产能力比较强的机构可以向创意出版公司转型。
未来可能大量的面向家庭辅导、面向家长的教材会出现在书店,比如“一课一练”一类的。为那些在家庭中花时间陪伴孩子学习的家长提供“傻瓜式”的说明操作。
无论业态上如何转变,未来要做好“小而美”的觉悟。
上面说到江江老师一直在做的一项工作就是“让中国的普通家庭也能享受过去被精英化的素质教育”。为此不惜时间、精力和钱财。一边公益举办各类教育活动,一边总结经验创作书稿。概因江江老师相信:
好的教育人人可参与;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要教会家长方法。
恰逢“双减政策”落地,教育行业大调整时期。非盈利性质的机构会越来越多,建议大家多从这几点去考虑,实现机构“小而美”,个人价值的实现。
/
“授人以渔”举例
在家庭中也能运用的“引导和创造”步骤
通过引进欧美先进的教学理念如“费曼学习法”、“皮亚杰建构论”,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江江老师获得了一套适合中国小朋友表达力培养,并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法。这一套方法已为乐高教育等一批,国际少儿素质培训机构所借鉴,被验证为高效的学习法,但并未在国内素质机构普及。
江江老师率先进行了本地化尝试,接受了这套教学方法培养的小朋友均获得巨大而正向的变化,为家长所惊喜,在日常生活中见证。【江江老师教表达】具备四项标准步骤,分别为启发、引导、创造和反馈。在这样的过程中,儿童的学习形成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
“创造-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