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贷款诈骗频发,在线获取信贷服务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今年疫情以来,也有部分不法分子利用一些中小企业、个体商户等对资金需求迫切的受害人下载网络贷款软件、填写个人信息,并编造需要交纳保证金、公证费、服务费等借口诱骗受害人转账,以骗取钱财,不少贷款人因此遭受损失。
度小满提醒广大用户,一定要擦亮眼睛,谨防“假李逵”的冒充欺诈行为。
案例1:疫情期间,受害人A想捐款支援抗疫。不法分子通过虚假网站,冒充慈善机构、民政部门、医院、爱心人士等发送“献爱心”的虚假募捐信息,利用A的同情心实施诈骗。A点击了不法分子发来的不明链接,填写自己的相关银行信息等,造成了资金损失。
案例2:受害人B经朋友介绍认识一男子,称有办法利用疫情期间特殊政策申请贷款利息减免, B将个人身份证件、银行卡照片全部提供给对方,配合告知短信验证码,导致被冒名开通了账户,使得银行卡里的钱被全部转走。
案例3:受害人C于节前购买过飞机票并退票,后认识某航空公司内部人士称可补偿退票费,于是C通过对方发来的链接开始申请,并在创建帐号过程中输入本人身份证件、银行卡号,而且设置密码时使用的是自己常用密码,没有对密码安全进行防护,最终C发现自己的几个网络账户均被盗,账户余额被全部消费。
其实,支付密码、银行卡号、个人证件信息的保护是防范电信诈骗的重要防线。
度小满提醒广大用户:疫情特殊时期,对利用网络贷款、推销药品与防疫物资、代订车票旅店、献爱心募捐等多种形式手段诈骗的违法犯罪活动应提高警惕;也应在日常金融行为中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支付密码保护,设立独立的支付密码,并设定支付、转账限额提醒,对任何陌生人转账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