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社会资讯>正文

李亚鹤:隐居荒山20多年,80岁艺术家将年入700万梦幻石堡无偿捐赠

时间:2020-07-17 16:46:30    来源:厂商内容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李亚鹤:最近,有一条新闻悄悄上了热搜,“81岁艺术家把年入700万的夜郎谷捐给高校”。

  原来是贵州艺术家宋培伦把自己耗费半生心血建造的夜郎谷捐赠给了贵州财经大学,而夜郎谷去年光门票收入就达到了700万。

  其实夜郎谷早就名声在外,早在2016年,BBC、CNN就频频报道,它还是歌唱家龚琳娜和老锣举行婚礼的地方。

  而建造夜郎谷的宋培伦更是被人们称为“疯人”。

  在外界看来这个老头甚是古怪,他的身上顶着很多的光环,旅美艺术家、漫画家、木刻大师、大学教授......

  然而他却放弃美国的绿卡、优渥的生活,耗尽家财,更是负债300多万,耗时20多年打造了一处世外桃源——花溪夜郎谷;

  如今又执意捐出,他只说:“捐出夜郎谷,是对他更好的保护”。

  也许,看了他的故事,你才会理解这个“怪”老头,他的故事简直是让人拍案叫绝!

  夜郎文化熏陶下的

  贵阳乡下人

  飘逸的长发、一身素衣,看起来仙风道骨,颇有一番归隐山林的隐士模样,他就是宋培伦。

  1940年2月,宋培伦出生在贵州省湄潭县,是个土生土长的贵州人。宋培伦自称“贵州乡下人”,从小就听着夜郎古国的故事,在夜郎文化、傩文化的熏陶中长大。正是这种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为他后来的人生悄悄埋下伏笔。

  年轻时的宋培伦很早就显露出极高的艺术天分,17岁时,他就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漫画作品。

  随后他的创作更是一发不可收拾,1984年,漫画作品《也是足球》荣获中国漫画足球“金章奖”;1985年《木质烫刻工艺发明》荣获中国国家专利;1986年《面具·脸谱》荣获了第六届布拉格国际美展“传统与现代舞台美术结合创新奖”;1987年,还被贵州省授予“从工人到文学艺术家”称号......

  年轻时的宋培伦

  后来,宋培伦受聘于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教学生们雕塑。这期间,他还先后在贵阳、北京、深圳、香港等地区举办个人美术展,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北京国际艺苑收藏。

  直到那次的美国美国之旅,宋培伦的人生轨迹悄然的发生了变化。

  印第安版“愚公移山”

  打动了这个中国人

  那时候,宋培伦在业内已经小有名气了,是一名旅美艺术家。他曾在一次人物专访活动提及到回国做雕塑的决定是受到美国“疯马山”的一定影响,后来也是赶上契机,才决定回国继续做雕塑。

  1993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锦绣中华建设活动,因为参加活动的人选时间排期错不开,宋培伦就替代他去美国参加活动。在美国的南达科塔州,宋培伦第一次见到了疯马山。

  后来了解到,疯马山出自美国,雕刻家克扎克家族之手,是为了纪念印第安的民族英雄疯马、同时也为了留住自己的民族文化而雕刻的,疯马山历经克扎克家族几代人之手,终于在1998年雕像头部雕刻完成,而此时,雕刻家克扎克已去世多年,可是他的子孙还在接力雕刻。

  这个堪称“印第安版的愚公移山”的故事,彻底地震撼到了宋培伦,他更加坚定自己心中的雕刻想法。

  在宋培伦的心中,年少时的夜郎梦一直都在,他想单纯地完成有一件有着精神理想寄托的艺术品。不久,宋培伦回国,建造夜郎谷的想法也渐渐萌生。

  辞去教授、放弃美国绿卡

  潜心建造梦幻石堡

  1996年,宋培伦撕下他身上的标签:辞去了大学教授职务、漫画不画了、旅美艺术家也不当了、商业项目也不接了,他放缓脚步、潜下心来思考,自己要做什么。

  经过一番考虑,综合自己的年龄以及年少时对夜郎文化的深厚感情,加之早年间也办过一些文化艺术村的经历,他决定建造一个乡下文化胜地。这也就是后来的花溪夜郎谷。

  由于当时的云贵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山清水秀,生态环境非常好,而且还有许多古老的民族的文化沉淀,同时也是宋培伦的家乡,于是宋培伦就在贵州花溪斗篷山脚下的小峡谷里流转了300亩地,开始建造他的艺术王国。

  贵州本就是夜郎古国的所在地,夜郎文化、傩文化在当地广为流传,对夜郎文化感情深厚的宋培伦希望夜郎文化能在这个小峡谷里得以重现和传承,于是就把它叫做夜郎谷。

  花溪斗篷山特殊的喀斯特地貌,河流与石头简直是给夜郎谷的建造提供了天然的材料。

  宋培伦在建造夜郎谷时从傩文化中汲取灵感,作品多以脸谱面具、古老部落图腾为主,给人一种视觉的冲击感,颇具神秘色彩。工匠都是当地古朴的村民,他们多是苗族、布依族人,有着古老的传统文化沉淀。

  雕塑的过程中没有图纸,宋培伦都是口头的和村民交流,村民们用着在家修猪圈、盖石屋、建堡坎的技术去创造,那些古老的文化在村民的敲打、雕造中呈现出了艺术最真实的状态。

  就像宋培伦说的那样:村民不识字,不代表他们的艺术水平低,他们在修猪圈、建堡坎体现出的是一种随性的美。

  而他正是把这种随性的美运用在建造石堡中。

  宋培伦带领着村民在峡谷中穿梭、忙碌,他们撬动巨石,敲打堆砌,收集废弃的陶片、瓦片,高大的石柱顺势而起、逝去的图腾在慢慢归来......

  在岁月流逝中,宋培伦把朴实村民训练成了艺术的工匠,村民也把风度文雅的艺术家调教成了老石匠。

  20多年间,宋培伦就带着村民们用石块像做“搭积木”游戏一样,一点一点的让夜郎谷丰满起来,而这个游戏一玩就是20多年。这期间他们也遇到了诸多的困难,但是宋培伦没有放弃,依然继续地坚守着。

  1998年,大雪封山,宋培伦为了看守夜郎谷,一个人在没水没电的条件下在谷内生活了两个月。每天砍柴、生火、做饭、点蜡烛,渴了喝雪水、饿了吃菌菇,就这样他每天在雪地里奔走,虽然很辛苦,但却满心欢喜。

  因为他觉得那时的自己像极了《瓦尔登湖》里的梭罗,远离现代文明,过着原始的生活,寡淡无味,却清新自然。

  最难的时候,夜郎谷,一条进出的道路被阻断,工人们无法进入干活,但谷内的开支每年都动辄几十万,没有办法,依然要维持,宋培伦借遍了亲朋好友,可是开工还是遥遥无期。好在后来政府解决了交通问题,长时间的相处下来,村民们先是主动提出先别发工资,到后来还借钱相助。

  可即便是这样,宋培伦还是负债300多万,但是他好像“满不在乎”,依旧坚持建造夜郎谷。

  他说只有有精力,会一直做下去。

  夜郎谷一方神秘净土

  却惊艳了世间繁华

  如今的夜郎谷,俨然成了闹市中的一方净土。茂林修竹、小桥流水、石柱林立、神秘魔幻的脸谱像随处可见,在秀林青山间喷薄而出的那种神秘感,让无数人心之神往。

  一方山水,不曾想却惊艳了世外繁华。

  300多亩的荒地,虽然现在开发利用的才上万平米,但是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

  前几年,英国BBC旅游频道前来拍摄报道,后来国内外多家媒体都纷纷报道,让本就充满神秘魔幻色彩的夜郎谷一不小心成了网红打卡胜地,夜郎谷彻底火了,门票收入也渐渐多了起来,宋培伦300多万的外债压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夜郎谷的爆红,也让投资商嗅到了商机,大批的投资商蜂拥而至,上百万上亿的投资都有,但都被宋培伦婉言拒绝,因为他不想让夜郎谷被商业气息裹挟着而丧失了艺术的特性。

  建造夜郎谷的初衷,一方面是宋培伦年少时的梦想,一方面也是为了给搞文化的人,到贵州来有个简单的落脚点。现在夜郎谷里有音乐家、作家、歌手,他们认为夜郎谷是一个能让人静下心来搞创作的地方。

  在这个没有尘世喧嚣的奇幻城堡里,宋培伦会在清晨简单收拾后,带着猫狗穿过林间,聆听着鸟鸣,然后和村民们交谈、“搭搭积木”。在夜郎谷的建造上,这个喜欢被大家称作夜郎谷谷主的人说自己没有完成,他坚持“做一半”原理,即一半自己创作,一半交给自然。

  在我们惊叹夜郎谷的奇妙魔幻、宋培伦独具匠心的工匠精神之外,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宋培伦对雕刻艺术的追求与热爱,那就是他的梦想。负债百万、耗时20多年、面对质疑、他依旧坚持建造夜郎谷、坚守他的梦想。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可是大多数人没有行动起来,坚持下去,靠近梦想,甚至有的人还没开始就已经放弃了。

  其实,只要你想做的事,随时都可以开始,就像那句话说的那样——种一棵树,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坚持梦想,即刻出发!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