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放开 65家上市企业提前布局 主要领域包括养老地产、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等;专家称老龄产业需中长期规划引导
近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发布,与前一版相比,新版清单再次瘦身,减少20项,放开了一批有含金量的审批,如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等。
业内分析认为,此举将加速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有望解决养老床位一床难求的现状。但中国老龄科学研究,副主任党俊武提醒,一定要谨防出现明面取消许可管理,实际执行过程中仍通过备案制搞管制的现象,目前少数地方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随着政策逐步落实到位,这些暂时性问题会得到解决。
政策障碍扫除 行业发展提速
《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对养老机构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和监督检查作出规定,明确各级民政部门管理的主体责任。为此,社会资本创办养老机构需要在多个部门办理多项前置手续,要提供多项证明。民政部政策研究,副研究员江治强曾撰文指出,对很多民办养老机构而言,这无异于设立了难以逾越的屏障,再加上养老机构用地难、融资难等问题的存在,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长期以来“雷声大,雨点小”,鼓励和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效果难以显现。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人黄胜伟公开表示,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将为养老服务打通“堵点”、消除“痛点”。早在2018年7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决定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2018年12月29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从法律上取消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2019年1月2日,民政部印发通知,要求各级民政部门不再实施养老机构设立许可、依法做好登记和备案管理、加强养老机构事中事后监管、做好法规政策修改和宣传引导,进一步深化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工作。
截至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山东等在内的10多个省市区已经宣布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不过,某民办养老机构负责人李冬告诉新京报记者,尽管他所在的地区已经取消了养老机构许可,改为备案制,但实际操作中仍有障碍。“我认为和原来没有区别,只是换了一张证,门槛并没降低。”李冬表示,以前需要的各种资料、手续仍然需要,比如房本。
党俊武指出,“放管服”改革的总方向是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即便现在的“放管服”某些政策落地还需要时间,但会逐步解决。
多家公司布局 聚集三大领域
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社会办养老机构占比已超过50%。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已达6.57万亿元,2021年预计将达8.81万亿元。
新京报记者依据同花顺数据不完全统计,布局养老产业的主板上市公司有65家,包括房地产、医药医疗器械、家电、通信等各个行业,这些上市公司布局领域主要为养老地产、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等。其中医药健康相关企业15家,占比为23.08%,包括宜华健康、以岭药业、东诚药业、哈药股份等。一份来自60+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布局的养老领域中,养老地产占比,,为45.7%,其次为医养结合(18.5%)和智慧养老(17.4%)。
医药医疗器械板块的上市企业中,宜华健康是其中的代表。从房地产企业转型医疗健康领域的宜华健康在2016年收购亲和源58.33%股份,进入养老产业,打造连锁式养老服务社区。2019年半年报显示,亲和源在上海、杭州嘉兴、宁波、青岛、三亚等地运营多个养老社区,拥有的中高端养老公寓超过3000套。不过,养老板块并未给宜华健康带来丰厚回报。报告期内,养老板块实现营收1.28亿元,同比下滑36.62%,毛利率为20.33%,同比下滑42.88%。8家子公司中有6家出现亏损,其中与养老相关的亲和源集团、宜华健康养老产业有限公司2019年上半年均处于亏损状态,净利润分别为-2424.58万元、-536.78万元。
以岭药业在大健康康养产业的布局也折戟。今年9月,以岭药业宣布注销两家子公司康碧园和康碧园(中山)。两家公司成立时,以岭药业控股子公司分别出资3.6亿元和2.4亿元,拟以“医、药、健、养、游”一体化为核心,形成以健康管理为主要核心功能的大健康综合体。成立一两年来,并未进行实际经营,业务开展缓慢,未达到预期效果。
业内声音
老龄经济非老人经济
“从未来发展方向看,医养结合是方向,这也是目前最成熟的模式。”党俊武指出,医养结合,的问题是如何从名义上的医养结合落地到实际上的医养结合,这需要整合民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两个部门的职能作用,探索医养结合的形式及治理体系,并提升治理能力。
对于目前各大企业在养老上的投资布局,党俊武认为基本都是“跛子行军”,很多企业都在做养老机构,却没有把金融、制造、服务和地产整合为协同进军的发展路线,尤其是老龄制造业还非常落后。2018年,我国老龄制造业辅具等板块的销售规模约为4000亿元,而需求总量约为2.7万亿元,供需比为1:7甚至即将达到1:8。
党俊武提醒,企业需要弄清楚,老龄经济,不是老年人经济,也绝不是简单提供养老服务的经济,银发经济只是小概念,老龄经济才是大概念,比如40-59岁的人购买产品(如保健食品、金融产品)为自己未来的养老做准备,这个群体并不是老年人,但同样也属于老龄经济的范畴。“只盯着老年人及其养老服务,产业可以做强,但难以做大。”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