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潍坊聋哑学校开设非遗课程 为听障学生提供就业“金手指”

时间:2019-11-05 10:51: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中新网潍坊11月5日电 (赵晓)面塑、烙画、刺绣、核雕、风筝扎制、红木嵌银……山东省潍坊聋哑学校立足本地丰富传统非遗资源,为听障学生开设10余门非遗工艺课程,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帮助他们毕业后向高端型、技能型手工艺人转变。


  图为学生在聚精会神地缝制工艺品。赵晓 摄

  记者5日走进潍坊聋哑学校,数十名学生正在陶艺、剪纸、布艺、刻瓷等不同的非遗工艺作坊内聚精会神地制作工艺品。据该校职业教育部主任陈福民介绍,听障学生动手能力强、专注力好的身心特点与非遗工艺实践性和技艺性高的特点相契合。学校从2006年开始尝试开设刻瓷、装裱等工艺课程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在非遗课程资源建设、非遗教学实践创新以及非遗教学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长达12年的探索。

  听障学生动手能力强、专注力好的身心特点与非遗工艺实践性和技艺性高的特点相契合。赵晓 摄

  图为学生在做刺绣工艺。赵晓 摄

  陈福民告诉记者,潍坊聋哑学校过去和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一样,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的问题,无法赋予学生与社会需求、自身就业需要相适应的能力。“学校逐渐意识到,必须更新办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技能培养,才能满足毕业学生的社会就业需求和获得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图为学生们在作坊内做核雕。赵晓 摄

  潍坊聋哑学校开设了富有地方非遗特色的工艺美术专业。赵晓 摄

  陈福民表示,经过前期调研、实验试点、深化探索等阶段,学校开设了富有地方非遗特色的工艺美术专业,借鉴现代学徒制理念,创新非遗课程教学模式,并借助工艺美术协会、齐鲁非遗文化产业孵化器等行业力量,建立非遗传承与教学基地、联盟,引导听障学生提高艺术素养,融入社会文化生活之中,为学生提供一副就业“金手指”,帮助他们就业向高端型、技能型的艺人转变。

  图为聋哑学生制作的刻瓷作品。赵晓 摄

  目前,潍坊聋哑学校毕业学生从事非遗手工艺行业人数占比30%。通过调查分析,非遗行业毕业生初期与其他行业毕业生收入基本持平,三年后收入高于其他行业25%。2018年,该校获得全国“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称号,成为潍坊市首批“非遗校园教育传承实践基地”。(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目的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 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