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团”常驻医院 用音乐安抚患者
北京朝阳医院音乐志愿者团队组建5年,扩大到36人;为患者带去欢乐,志愿者亦感到愉悦
8月16日,朝阳医院,志愿者王先生在弹钢琴,有人驻足倾听。
8月16日,朝阳医院,志愿者王先生在弹钢琴。
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能够牵动人的情感,带来温柔的抚慰。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门诊部,患者们常常能在就诊期间,听见从大厅飘来的优美音乐,有时是轻盈的钢琴曲,有时是悠扬的小提琴音。
2014年,朝阳医院尝试成立一支音乐志愿者团队,5年过去,队伍壮大到36人。几乎每天,都有志愿者来到医院演奏,他们中有退休老人、年轻学生、游泳教练,还有专业级的音乐家。
对他们来说,快乐是双向的:他们的演奏为患者带去乐趣,患者的倾听与回应也令他们感到愉悦。
远道而来的志愿者
8月16日上午,北京朝阳医院门诊楼一楼大厅,响起了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对于经常来医院就诊的患者,突然听到音乐已经不是稀罕事。
大厅中部,一架黑色的钢琴被放置在一个小舞台上,琴身被擦得光滑透亮。几乎每天都会有志愿者前来,揭下防尘布、掀起琴盖、摆上琴谱,琴声响起飘入耳畔。
志愿者们来自北京各个地方。
正在台上弹奏的志愿者老王,家住20多公里外的海淀区清河。一大早,他就带上琴谱,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地铁来到朝阳医院。10号线呼家楼地铁站出来,再步行十来分钟,想到能够弹琴,这样的距离在他眼里并不远。
老王今年68岁,退休有一段时间了。年轻时,老王就对音乐情有独钟,但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练习,退休后才“放飞”自我,踏上了学琴之路。早先,老王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当过钢琴志愿者,后来肿瘤医院装修改造,不再适合演奏,得知朝阳医院也有自己的音乐团队,老王便来报名。
今年7月,他通过了朝阳医院的考试,8月16日,是他的第一次正式在医院演奏。他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几首曲子,除了《G大调小步舞曲》,还有《少女的祈祷》《黄水谣》《水草舞》。“都是比较舒缓的曲子,适合普通大众欣赏。”
随着演奏的进行,舞台周围吸引了患者和患者家属驻步。有人举起手机,为这场医院里的演奏拍下视频,几位拎着检查报告的患者在一旁的木椅上坐下,安静享受着这放松的一刻。
时针指向中午12点,老王按下了,一个琴键,准备打道回府。
这时,一直坐在一旁倾听的一位患者家属上前对老王说,自家老人经常来朝阳医院看病,特别喜欢一位志愿者弹的曲子,但并不知道对方是谁。她这次来,想打听打听那位志愿者的情况、是否有固定的演奏时间。老王打开微信群,开始帮她寻找那位志愿者的信息。
“也是一个退休的老头,之前也在肿瘤医院弹过。”老王说,不过志愿者演奏并不固定,能否碰上得看缘分。
为患者带去欢乐
“最早正式招募钢琴志愿者,是从2014年7月份开始,这些年,队伍不断成长和扩充,到现在已经有36位成员。”朝阳医院团委书记梁冠楠介绍,当年,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现北京市医院管理,)在市属医院中启动了志愿服务项目,朝阳医院以此为契机,利用门诊大厅的空间,开展了音乐志愿者的项目。
“我们的初衷,是通过音乐来疏解患者就医和等待中的心理压力。”梁冠楠说,前来医院的患者受到病痛的折磨,往往情绪不佳,排队过程中也会焦虑。而音乐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能直接带来感官上的影响,具备一定的安抚效果。
一开始,医院从内部挖潜,第一批加入的,基本是医院里有才艺的医务人员。随着音乐演奏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融入,有的是看病中听到音乐的患者,有的是艺校的大学生,还有体育教练、钢琴老师,甚至专业的音乐演奏家,演奏的乐器也由钢琴扩充到小提琴、黑管等。成立半年后,这些自发加入的社会力量,已经取代原先的医护人员,成为志愿团队的主力。
5年中,有不少感人的画面。
有时,碰上小朋友看病不安分,志愿者们就带上糖果,让小朋友一边听音乐一边吃糖果,舒缓情绪;有时,碰上同样会弹钢琴的患者,走上台和志愿者一起四指连弹;有些孩子受到音乐的触动,会跟着琴声一起跳舞……
“音乐的感染力非常大。在这样的场景下,不管是演奏者还是倾听者,内心都会受到触动。”梁冠楠说。这些年来,他们也试着有所创新。今年春节期间,朝阳医院在门诊楼举办了新春音乐会,不少患者聚集起来观看、鼓掌。他们也在考虑2020年春节继续举办音乐会,为患者带去一些欢乐。
门诊大厅遇知音
发生在志愿者和患者间的“奇妙缘分”,不止一段。
54岁的杨学松是一名游泳教练。2016年初,她加入朝阳医院的音乐志愿者团队,现在已经是一位“老人”了。三年多来,她保持一周演奏一次的频率,在这期间发生了不少令她感动的事。
一次,杨学松在医院弹奏一首纯古典作品,曲子不是特别大众化,普通人知道得不多。一曲终了,一直在旁边坐着倾听的一位患者上前请她再弹一次,“这首曲子我二十年前听过,是李斯特的,特别喜欢”。杨学松很惊讶,再为他弹了一遍。
两人认识之后,有过一些简单的交流,这位患者是一位60后,得了尿毒症,在医院四楼住院,情绪一直低落,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他喜欢音乐,很多次,杨学松在台上弹琴,他就在一边默默地听,并不多说话。这种安静的相处,让杨学松有种遇到知音的感动。
还有一次,杨学松弹奏《圣母颂》,这是由巴赫一首乐曲改编而来,可以弹、可以拉,也可以演唱。在她弹奏的过程中,旁边一位老人家和着琴声一起歌唱,这种奇妙的默契令她十分感动。
弹奏什么样的曲子,志愿者们有自己的考虑。
老王喜欢弹奏舒缓轻柔的音乐,希望借此起到安抚的作用;杨学松认为共情本身就是一种治愈,因此除了舒缓的音乐,也会偶尔弹奏带点儿伤感的乐曲,帮助患者抒发情感。不过一致的是,他们都回避激烈吵闹的音乐。
通过音乐,患者与志愿者们建立了一条隐形的纽带。这种与他人分享和共鸣的机会,让志愿者们也心存感激。
“我喜欢音乐,也希望向更多人传递这种感动。”杨学松说。志愿者进行无偿演奏,是一种善意的表达,但与此同时,自己也收获良多,这并不是一场单方面的付出。
老王也表达了同样的感受:“我喜欢这个环境。有些人来医院看病,本来心情沉重,能过来放松放松,挺好。自己在家弹,也没有听众,来这儿有人听,乐趣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