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哈佛硕士毕业的她回国创业 如今改行做垃圾分类

时间:2019-07-13 13:20:05    来源:中新社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哈佛硕士毕业的她坚持回国“捡垃圾”?原因竟是……

  复旦本科毕业考上公务员,辞职玩户外,走遍中国投身环保,美国陪读考取哈佛……

  在常人眼中,1984年出生的上海女子周春的人生经历很是精彩。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而早在2018年9月,周春就已经在上海的小区里做起了垃圾分类的辅导和宣传工作。是什么原因让哈佛女硕士毅然回国投身垃圾分类呢?

  为环保理念考取哈佛

  周春的人生经历十分丰富。高考考上了心仪的复旦大学,本科毕业后又考上公务员。上大学时就开始玩户外做“驴友”的她,也几乎把中国所有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都走了一遍。

点击进入下一页

  周春接受采访。王子涛摄

  27岁时,周春毅然辞掉了已经干了5年的公务员工作,全身心玩起了户外。一次走陆路经过青藏高原去往印度时,周春搜到一个环保组织“绿色江河”在招志愿者,于是便申请成为志愿者。项目里有20多人,周春负责给大家做饭洗碗,在海拔4600米的高原从早6点忙到晚11点。

  “那时就觉得很充实,原来还可以有这样一种很纯粹的生活。我不图别人眼中的所谓成功、财富,而是我认同环保理念,我要保护这个我爱的环境。”周春说。

  2013年,周春的丈夫申请到哈佛医学院读博士后,她作为陪读也去了美国。在美国的周春同样做起了环保志愿者,并寻找在环保公益组织全职工作的机会。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上海小区内的垃圾分类。王子涛摄

  “我想要回国创立这样一个组织,保护我家乡的环境,不一定要做什么宏图伟业。” 也就是因为这个梦想,周春申请到了哈佛大学的公共政策管理硕士,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想要系统地学习环保公益组织、社会企业的运营运作。

  在哈佛,周春就根据自己回国后的想法选课,非营利组织管理、社会企业,甚至选谈判、领导力……一切都在为归国创业投身绿色环保做准备。

  “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推动环保”

  2016年学成回国到上海后,周春先是做起了有机农业。“我回到家乡,发现有机农业保护土壤和水源,还能让我家乡的农民有收入,当时觉得很理想。”

点击进入下一页

  居民在周春团队指导下进行垃圾分类。王子涛摄

  一次,周春去某高档小区推销有机蔬菜,小区居委会书记对周春说,“你喜欢搞环保,卖有机农产品还不如来帮我做垃圾分类。”于是在2018年9月,周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接下了第一个垃圾分类项目:帮一家老小区定制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培训志愿者,并推进方案执行。

  “我的目标是创造那个选择,现在缺的是一个好抓手,垃圾分类就很适合。”周春说,垃圾分类有政府的支持,又牵涉到每一个人,所以可以,程度上调动更多人来参与,进而让大家开始关注环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推动环保。

点击进入下一页

  周春(右一)与居委负责人和志愿者探讨垃圾分类解决方案。王子涛摄

  在上海为第一个小区做垃圾分类解决方案时周春便遇到了困难。这是一个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小区,很破旧,去的时候居委都很不放心:垃圾分类你认真的吗?我们小区高空抛物、随地大小便都有,要怎么搞垃圾分类?

  通过招募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动员,营造垃圾分类的社会氛围,终于开始正式实施分类投放,周春带领志愿者全程参与执勤。

点击进入下一页

  小区内张贴的垃圾分类“告居民书”。王子涛摄

  志愿者2018年11月开始执勤,那时的上海特别冷,不断下雨。“原本我不在意这些晴雨冷暖,但这些七八十岁的志愿者阿姨们执勤的时候我就特别揪心,生怕她们出事。”

  在志愿者的努力与居委、街道全方位的配合下,执勤开始一个月后效果就变得非常明显。执勤时间段70%的居民会提着两个垃圾袋来并且拆袋,一个月能回收6吨以上可回收物,从一开始整个小区48桶垃圾都要送去焚烧填埋,到现在只有28桶需要焚烧填埋。

点击进入下一页

  周春团队总结的“九步法”。王子涛摄

  在这个小区的垃圾分类解决方案做完后,周春团队在前辈公益组织经验基础上总结自己的“八步法”,并开始推广复制这一成功模式。如今经过不断探索完善,周春团队总结出了自己的“九步法”,即分工协商、前期调研、氛围营造、团队搭建、硬件改造、社区联动、执勤督导、快闪市集、成果巩固等9大项目,共设20余个分项,并通过源头分离率、垃圾称重、湿垃圾纯度等指标进行系统考核。

  “只要我们接到居委、物业、物委、志愿者团队,有一方有意向认为垃圾分类能做且要做,这事就能够做成。”周春说,现在团队进驻的小区已有八九成以上都是源头分类,,的小区能够做到100%源头分类,目前还在继续推广。

点击进入下一页

  周春办公室内用于回收纸张、饮料品、有害垃圾等的分类橱柜。王子涛摄

  周春认为,垃圾分类就像当时的“限塑令”,一定要让全社会的大多数人认同这件事,并把这看做一种常态。刚开始有些居民坚持每天提出各种反对垃圾分类的意见:垃圾桶数量不够、分类复杂、工作忙没空……甚至有人当面质问周春:“你们别的不干,天天守着垃圾桶干什么?”

  “我们要用88个小区已经成功垃圾分类这铁一般的事实,让质疑的人不再质疑。今后我们一定会成功,而且会让越来越多的小区加入进来。”对于垃圾分类的未来,周春满怀信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目的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 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