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当电表变“聪明”之后——能源互联网将这样“刷新”你我生活

时间:2019-06-26 13:52:05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题:当电表变“聪明”之后——能源互联网将这样“刷新”你我生活

  新华社记者姜琳、刘羊旸、陈灏

  想象一下,这样炎热的一个夏日,你下班路上就能用手机提前设定好家里的空调,并按照提示去购买冰箱缺少的食材,是不是很惬意?而帮助你完成这一切的,可能会是那块不起眼的电表。

  迈向工业互联网时代,电表正从一个简单计量用电的工具变成“智慧管家”“信息平台”。当一切形式的能源广泛相连、并与人形成“互动”,你我的生活将这样被深度“刷新”。

  “懂你”的表:助你节能、帮你赚钱

  家住北京丰台区的肖先生,几乎每天都在手机上有所“进账”。通过“智慧车联网平台”共享自家充电桩给其他电动汽车充电,他每个月扣除电费、车位费能净赚300多元。

  将近30万个充电桩接入“一张网”,全面感知人、车、桩的状态并及时响应需求,这是能源互联网的典型应用。

  “将来还会更先进。”国网能源互联网技术研究院院长王继业告诉记者,物联网并不神秘,未来家里的电表就是一个网关和传感器,包括电动汽车在内所有用电设备,都会在电表里形成系统控制、数据采集,进而提供各种服务。

  比如它会“查找”家中的高耗能电器,通过手机APP告诉你怎么用最节能;可以“诊断”发现用电故障及时上报;还能提供不同价格、不同地区的不同电源供你选购,并“贴心”地将你家中富余的电量上网卖掉。

  “可以想象,未来都是智能家电,冰箱里的啤酒快喝完了、鸡蛋不够了,信息会自动发送给超市,紧接着就能送货上门。”王继业说。

  “,”的杆:可监测、可通信、可储能

  不久前在天津召开的世界智能大会上,、智慧灯杆引发了不少观众的好奇“围观”。

  看似普通的一根灯杆,功能早已不只照亮街头巷陌,而是集气象、环境监测、治安监控、信息发布、一键报警、通信基站等多功能于一体,通过信息采集、发布、传输和智能应用,成为“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的基础设施平台。

  专家表示,由于5G使用频段比较高,要求部署密度比较大。在,的城市,未来利用灯杆、电线杆、电塔等部署5G基站,实现“一杆多能”,可能是,的解决方案。

  王继业举例说,再比如变电站,既可作为储能,,在夜间风电富余、用电低谷时充电,在用电高峰时放电、平衡电网;也可作为数据,,解决大数据基础设施能耗大、传输成本高等问题,可用于5G配合的边缘计算、本地互联网交易区块链等,实现“多站合一”。

  “当电力等能源与互联网、物联网相结合,技术、供应模式等将会发生诸多超乎想象的‘化学变化’,不仅可以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降低用能成本,还将使整个能源领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明显提升。”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认为。

  “聪明”的网:会“思考”、主动解决问题

  发电和用电的不平衡,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老大难”。而采用了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网,能主动“思考”方案、甚至自己主动解决问题。

  “能源互联网是未来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为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解决人类的能源环境问题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方法。”中国科学院褚君浩院士说。

  今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提出,要建设运营好泛在电力物联网。

  “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就是为了实现能源互联网,核心是人工智能技术,终极目标是把所有与电有关的物件连接起来,使电力系统成为各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的智慧服务系统。”王继业表示。

  比如,这张“聪明”的网能预测、计算和实时调节电网负荷,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能通过能源供给和消费各环节的全面感知,实现优化配置,降低全社会能耗;能自动发现电网故障,由“智能作业机器人”主动抢修。

  而这一切,并非十分遥远。据记者了解,这种不停电作业技术,即将在天津智慧能源小镇等多个地方全面应用;包括水、电、气、热在内的全物态能源互联网试点,将在河南兰考县、河北正定县等地启动;服务,的智慧电网工程,正在加速建设。

  “我们计划三年内基本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建立新业态。”王继业表示。

  国家能源局此前公布的首批55个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目前正在审核验收。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副主任薛静介绍,这些项目总体以电为核心、以电为总控,集合供冷、供热等,构建多种类型能源的互联网络。

  “有些项目成效明显,但也有些结构不尽合理,或者存在现行体制机制障碍。未来能源互联网发展,还需要持续推进相关配套改革,如推进峰谷电价等。”薛静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讯网无关。新讯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