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研究生夫妻辞职当“农场主”把乡村味道销往全国

时间:2019-04-25 16:56:02    来源:华西都市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从林间穿过,惊得一群跑山鸡飞奔,马志勇穿梭鸡群间,捡起当天产下的新鲜鸡蛋。从2013年开始,研究生毕业的他和妻子马慧敏便辞去高薪工作,在成都金堂县栖贤梨花沟村承包100亩土地,当起了“农场主”。

  6年间,马志勇夫妇在当地引进新品种土鸡,让不少村民尝到甜头,并借助“互联网”销售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将农场和当地生产的跑山鸡、鸡蛋、蔬菜等乡村味道,远销广州、新疆、哈尔滨等全国多地,年收入达百万元。

  同时,作为当地的产业支部书记,马志勇不仅帮助当地养鸡户成功抗击禽流感,眼下又忙着为村民三千多亩即将挂果的梨子寻找销路。

  告别写字楼

  80后夫妻养鸡种田

  梨花沟的村民没想到,当地鲜有人去的山丘上,那年来了两个研究生学历的年轻人。奇怪的是,他们没有搞高精尖科技,而是跟大伙儿一样养鸡种菜。“这能赚啥钱?”“现在的年轻人糊涂了吧”……村民既质疑也好奇,他们养的鸡种的菜,跟大家的有啥不同?

  “我们是2013年流转承包的土地。”4月10日,灸热的阳光下,今年39岁的马志勇一边扇着风,一边捡拾刚下不久的鸡蛋。他说,和妻子在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本来各自在成都不同的两家企业上班,拿着不错的薪水。

  因接触农业太多,马志勇对部分养殖场滥用药物的情况嗤之以鼻。“当时就和妻子商量搞个生态农场。”没多久,两人辞职,拿着积蓄,在金堂流转承包了100亩地,“农场一半以上都养了跑山鸡,还有一半搞种植,比如红薯、玉米和玫瑰花等。”

  绿壳蛋走红

  互联网上打通销路

  有了土地,马志勇夫妇开始田园造梦计划。

  “跟大伙儿想的不太一样。”马志勇说,他们并不像陶渊明笔下悠然的田园生活,为省下一笔费用,农场基建几乎都是夫妻俩亲力亲为,“前期的刨土、修整都是力气活。”

  之后,就是跑山鸡的品种挑选。“我们考察了周围环境,很适合养殖江苏草鸡。”马志勇说,与其他品种的鸡不同,这种鸡下的蛋是绿壳的,“腥味比一般土鸡蛋低很多,市场上很受欢迎。”

  “一般土鸡是,一颗蛋,这种鸡2至3天才一颗,价格比一般鸡蛋贵。”马志勇介绍,目前农场的鸡蛋主要销往成都,但在互联网和快递的“加持”下,远到哈尔滨、新疆等地都有很多回头客在网上下单订购。

  很快,附近不少村民也发现了受市场欢迎的绿壳蛋,并在马志勇的指导下从品尝到试养殖。目前,靠着绿壳蛋,当地村民增收不少。

  乡村振兴

  吸引年轻人才是,

  养殖业很大的风险都源于疫病。“有可能一场疫病就导致血本无归。”马志勇说,好在夫妻俩都是从对口专业毕业,在鸡疫病的前期防治上下足了功夫,农场到现在未出现大规模疫病。

  “但疫病对市场行情有影响。”比如2017年的一场禽流感,让当地村民慌了神,市场上家禽蛋的价格一跌再跌,“为了不让大伙儿亏本,我们按照之前的高价收购了周边村民的鸡蛋,,收400颗左右,收了近半年。收了蛋,我们又自己想办法找销路。”最终,大伙儿都熬了过来,马志勇夫妇也得到当地村民的认可。

  如今,农场的跑山鸡从1000只增加到5000只,一年能产下20多万颗鸡蛋,加上肉鸡、玫瑰花产品等,一年总收入能达100万元左右,“接下来打算在成都搞好社区团购,进一步拓展市场。”

  眼下,除了农场外,马志勇作为当地的产业支部书记,还忙着为村里的梨子找销路,“梨花沟有3400亩梨树,今年第一年挂果,得寻找更多更大的销路,不能让村民觉得种起来没搞头。”

  此外,以马志勇多年的农业经验,他对乡村振兴也提出了建议:引进人才是振兴的,,但要吸引年轻人进来,就得提前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基础怎么搞发展,又怎么留得住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讯网无关。新讯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