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世界工厂”这样建设创新型城市

时间:2019-04-10 13:59:32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4月4日,中国科学院赵忠贤、王恩哥,华南理工大学刘焕彬、瞿金平等4位院士来到广东东莞,为该市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助威”。

  去年4月初,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函》,批准东莞市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经过一年的努力,作为曾经的“世界工厂”,东莞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有了哪些进展?未来东莞创新型城市建设如何布局?科技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大科学装置与高新技术比翼齐飞

  位于广东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是粤港澳大湾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018年,中国散裂中子源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并投入使用,今年春节前夕,中国散裂中子源完成了首轮开放运行任务。

  中国散裂中子源总指挥、工程经理陈和生院士介绍说,首轮开放运行期间,共有来自新能源、磁性材料、高性能合金等研究领域的40项用户课题(含8项快速申请课题)上机实验,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记者在东莞采访得知,过去一年,东莞的重大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实现突破。除了散裂中子源以外,南方光源项目预研启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粤港澳交叉科学,和高水平科研团队引进取得实质性进展。

  另外,东莞中子科学城上升为省级发展平台,将与深圳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联动发展,共同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的核心承载区。

  “这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弥补了东莞区域创新体系的薄弱环节,标志着东莞源头创新有了深度参与全球科技合作和竞争的坚实基础,标志着东莞区域创新纳入了国家的战略布局。”东莞市副市长刘炜说。

  全国服装1/5东莞造,全世界1/10的运动鞋东莞造,全世界1/5的电脑和手机东莞造……过去的东莞曾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如今,东莞高新技术产业异军突起,持续发力。

  数据显示,去年东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5700多家,在广东省内仅次于深圳、广州,位列第三;全市高企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预计超过40%。另外,东莞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市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52.3%、38.9%。

  敲定创新型城市建设时间表路线图

  “很多高新企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都依赖于材料的革新。材料的发展对国家、对人类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谁掌握了材料,谁就掌握了未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王恩哥说。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坐落于东莞市,总体规划1200亩,首期计划投资超过50亿元,未来将布局创新样板工厂、前沿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粤港澳交叉科学,四大核心板块,形成“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研究模式。

  4月4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 全面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及第一批配套政策措施正式发布。东莞把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企业培育4个创新体系和1个创新创业环境支撑作为,任务,并提出梯度培育百强创新企业、高标准建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具体举措。

  “到2020年,东莞市将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粤莞)开放基金,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到2025年,建设完成中子科学城;完成散裂中子源二期建设,升级加速器束流和靶站;完成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以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设。”记者留意到,东莞格外关注基础研究,上述文件明确提出,东莞将加强基础前沿研究,构建源头创新体系。

  记者了解到,一系列创新举措背后折射出东莞在创新方面的决心:到2025年,东莞建成粤港澳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

  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表示,东莞将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重大机遇,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加快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四大创新体系”,加大,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力度,推动东莞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讯网无关。新讯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