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母亲轻轻叫唤他一路小跑到跟前……
56岁儿子三十年来悉心照顾98岁老母亲
王业可猫着腰陪母亲说话
本报记者 林雨晨 通讯员 胡景霞
如果你翻看浙江理工大学老师王业可的微信朋友圈,你会以为他是个得空就出去玩的旅游达人,朋友圈里都是充满春光绿意的风景照。你不会想到,56岁的他,每天都在家细心照顾着卧病在床的98岁老母亲。
老母亲常年卧床
依然保持干净体面
走进王老师的家,宽敞的客厅窗明几净。他笑盈盈地带着记者去看老母亲张荣芝,老母亲睡在主卧里。阳光正好,屋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张奶奶正半躺在专门的护理床上,看着电视。看到有客人来了,她马上露出了笑容,虽然口齿不清,却听得出来是热情招呼我们坐下。
张奶奶卧床不起有两年多了,大小便也基本在床边用便盆解决,但是房间里却闻不到一丝异味。同行的社工以前经常走访高龄老人,“有个常年卧床的老人在家,像这样能整理得这么干净,很不容易,上一回我们来也是一样的情况。老人照料得好不好,我们眼睛看看就能够知道一二。”
王业可把母亲接到身边照顾,已经30多年了。
两年前,老人不小心在家摔了一跤,摔断了胯骨,当时就疼得直叫,幸亏邻居及时帮忙一起抬去了医院。住院治疗了两周,医生把王业可和其他家人叫进了办公室,“老太太年纪太大了,不适合做手术了,只能在家卧床静养。”嘱咐完出院护理老人的注意事项,医生拉王业可到一边,低声对他讲:“像这样的情况我们接触过不少,高龄老人长时间卧床有很多并发症,很多人半年就没有了,你们要有个心理准备。”
王业可说,当时听到医生这番话自己还是比较平静的。“毕竟娘年纪这么大了,我们能够在她活着的时候,让她少受点病痛,开心点,我觉得就是做到了小辈的本分。”
母亲轻轻的叫唤
他睡着了都能听到
照顾卧床的老人,可想而知任务有多繁重。长期卧床容易生褥疮,伤口容易浮肿、溃疡、散发恶臭。为了避免褥疮,王业可,十几次给母亲换药。因为受伤的胯骨处总是隐隐作痛,老人晚上经常呻吟,王业可一晚上要起夜四五次来查看。
那段时间,王业可就像照顾刚出生的婴儿那样忙碌辛苦,要喂饭,要换尿片,要时常查看各种情况。不同的是,照顾婴儿,你会一点点看着他长大,充满惊喜和欢笑。照顾生病的老人,除了承担繁重的家务活,还需要扮演安慰者的角色。“天天躺在床上,情绪很容易抑郁。我那时候经常听她喊‘不想活了’。因为病痛,她总是会有这样那样消极的念头。”王业可说到这里,两手局促不安地相互搓握了一下,继续说,“作为家人没办法也只能劝劝。有时候,自己的心情也会受到影响,几天也高兴不起来。”
好在随着家人的细心照料,老太太的身体渐渐好转,心情也随之开朗起来。
现在离那次意外摔伤,已经过去了两年多时间。张奶奶身体日益健康,还能坐在床上和家人聊天,吃饭和喝水也都能自理。
在和我们聊天的间隙,王老师突然站了起来,往卧室方向跑。原来是母亲轻声在喊他,而我们根本就没有听见什么。“我爱人说我已经有顺风耳了,可能别人都不会注意到我妈轻轻的叫声,但老娘如果在床上哼哼一下叫我,我哪怕是睡着了都能听到,马上醒过来。”王业可笑着说。
陪着母亲积极生活
家附近散步也当旅游
现在,张奶奶身体各方面情况都还不错,但是仍没有办法下地走动,日常生活起居还需要王老师全程照料。所以,每天上完课,王业可就往家里跑。一边照顾老人,一边编写教案、批改作业。每天从自己卧室到母亲卧室的那段小跑起码要重复十几次。有时候是老人饿了,有时候是老人要用便盆,有时候只是老人在房间感到孤单,想叫儿子到跟前陪着说说话。
“我有个亲姐姐在深圳带外孙女,家里也没有什么其他亲戚了,只有我来照顾老母亲。”王业可以前很喜欢旅游,还是省业余游泳队的老队员。由于要照料老母亲,他已经很久没有出门游玩了,参加游泳训练的次数也少了很多。
“悲观地看,你可以说我是被‘捆’在了这里,没有自由。但乐观地看,这就是人生中一个阶段的实际情况。我生活在这个阶段里,要自己寻找乐趣。”王业可认真地说。
他提到了自己的朋友圈,都是每日在家周围散步时捕捉的美景,就好像在外游玩一样。在他的手机镜头下,有高教西公园的杨柳茵茵,有金沙湖的寒梅绽放。除了雨天,每天散步都是他和妻子雷打不动的休闲项目。
王业可的露台也被他开垦出来,种上了蒜苗、青菜等蔬菜,还养了好几种花。他说,陪着母亲,在家劳作,也能享受一段惬意时光。
命运起起伏伏
他学会随遇而安
谈起母亲张荣芝,王业可有些感叹:“坎坷啊!”张荣芝生育了三儿一女,另两个儿子均英年早逝,早年时因此得过抑郁症。
王业可原来在郑州工作,母亲去看他时摔断了手臂,赶去医院治疗又发现患有严重的青光眼需要长期治疗。而那时候王老师刚结婚没几个月,还没多享受二人世界的甜蜜,就担起了照顾生病母亲的重任。这一照顾,就是30多年。
很多心灵鸡汤都说要和命运抗争,成就自己的幸福。但王业可觉得,自己更愿意和命运和解。他出生在河南农村,上世纪60年代也和很多人一样经历过吃不饱饭的日子,后来大学毕业分配工作,有了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但又早早地遭遇家庭变故。命运起起伏伏,王业可学会的是在不断变化中随遇而安,积极地生活。
30多年来一直把母亲照顾得很好,人人都说他是个孝子,但王业可觉得,作为儿子这样做是完全应该的。“我们小时候,妈妈非常勤劳,尽可能把,的东西都给我们,我现在所做的不过是反哺。”
母亲虽然意识已经不太清楚,但是每当叫叫儿子,王业可就来到她身边,她就会和小孩子一样,非常地高兴和安心。
这样的人间亲情,无不让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