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院成为城市更新的新路径
按照申请式改善思路推进核心区平房院落有机更新 同时打造城市更新标杆工程
在朝阳门街道内务部街34号院内,规划师赵幸向记者介绍改造成果 摄影/本报记者 刘畅
西城什刹海银锭桥胡同7号院内,三间北房腾退后改成民宿,游客与居民同住一院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什么是街巷更新?跟小妹去探访
政府工作报告原文:推出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区域和试点项目,推动城市减量提质发展。坚持“保障对保障”,按照申请式改善、“共生院”改造的思路,推进核心区平房院落有机更新。
以长安街西延线、永定河两岸为,加强城市设计,基本完成首钢南区规划优化,加快推进冬奥广场片区改造建设,努力打造城市更新标杆工程。
解读:在老城复兴的过程中,如何在保证宜居性的同时,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北京正创造性地打造共生院模式。
申请式改善推动共生院改造
中共,国务院在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中提出,北京要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塑造,老城不能再拆,通过腾退、恢复性修建,做到应保尽保。
尤其是历史文脉丰厚的核心区,这里需要的是一种如绣花般精细的织补方式。“共生院”为老城保护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根据这种模式,大杂院内的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开展“申请式”腾退,腾出来的空间再进行重新设计,住进新人,引入新文化。
这就衍生出了共生院的三层内涵:新老建筑共生、新老居民共生和文化共生。在共生院里,老建筑将进行保护性修缮,依据人们的需求建设共享厨房、新建污水处理设施、配建卫生间;还可以青年公寓的形式引入新青年,或者以院落体验式酒店或民宿引入游客;此外,图书馆、文创空间等文化产业也将来者不拒,新的文化必将纷至沓来。不止如此,“共生院”概念还可扩大到“共生街区”层面,整院腾退后,不同功能、形态的院落之间也可以实现共生。
除了西城,东城的草厂片区、南锣鼓巷的雨儿胡同也在逐步整理院落,今年将推出一批试点院落。共生院不但留住了老北京胡同四合院的格局、肌理,还留住了原住民、老街坊,延续着老城的生活方式、社区网络和历史文脉,更保留了老北京人的乡愁,在一派“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的景观里,老城有了新动能、新生机。
城市更新要有标杆指引
城市更新离不开前期科学的规划设计。这种设计不是简单的施划,而是要考虑区位特色,制定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找到一种新的平衡,而一些城市更新样本更是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这一点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可见端倪,报告指出:“石景山要以长安街西延线、永定河两岸为,,加强城市设计,基本完成首钢南区规划优化和冬奥广场片区改造建设,努力打造城市更新标杆工程。”
以长安街西延为例,西起门头沟区三石路,终点为石景山区古城大街,规划为城市主干路,红线宽60米至80米,全长约6.46公里。其中,石景山段长约2.7公里,2018年5月已经建成通车。根据计划,预计今年年内可实现长安街西延全线通车。
这对于城和园的融合是个历史性、标志性事件,通过这一标杆性的工程,长安街的丰富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并带动周边区域协同发展。石景山区区长陈之常介绍:“长安街西延线贯通意味着我们要抓住这条城市的主轴线,通过交通修补、生态修补、风貌修补,把长安街西延线,特别是石景山段进行塑造和打造,并且通过第一街的打造,带动长安街南北两侧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的整治。”
此外,报告中提到的永定河两岸也是,建设的标杆之一。永定河在历史上是北京的母亲河,在石景山辖区内河道长13.8公里,所以在这一轮首钢的规划中,石景山区也将做好永定河的生态带建设,将沿着首钢的北区、南区、东南区,实际上就是永定河的左岸,进行大尺度的生态绿化建设,也把以前历史上已经成型但是成点的,比如莲石湖公园、南大荒湿地连起来,连点成线,为未来的发展留出空间。
留白增绿满足百姓绿色期待
留白增绿也是城市更新不可或缺的要义,根据市发改委发布的消息,2019年全市将新建10处休闲公园、50处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其中,黑桥公园、何里栖地公园、四合公园等3个郊野公园将在明年8月前完成主体工程,总面积将达262.2万平方米,占地3933亩,其绿化用地面积均占陆地面积的90%以上,三大公园各具特色,生态将更加多样,也更贴近自然,将成为老百姓的户外休闲之地。
公园不仅增量,更将提质。市发改委要求,未来公园设计上将以人为本,突出贴近使用需求的细节设计,新打造的公园要精细把握公园建设方案,在功能定位中,考虑老年人、婴幼儿、学生等公园主要人群的需求,包括设置儿童沙坑、林下广场、戏曲角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丰富市民活动场所。当然,人们对公园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公园内的文化艺术功能也可进一步凸显。种种举措,让“绿色连起来,公园美起来,生态系统健康起来”的美好愿望指日可待。
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李天际 刘婧
探访
责任规划师:为街巷更新颜值
政府工作报告原文:建设城市管理专家智库,在城市街区更新、美丽乡村建设中落实责任规划师、设计师制度,提高街乡治理的专业化水平。
自去年以来,在东城区的大街小巷里,多了一群不一样的人。他们用专业的眼光打量着大街小巷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门一户。再破旧的大杂院经过他们的改造,也会“化腐朽为神奇”。他们就是参与东城区胡同风貌保护和社区营造的专业责任规划师,在他们的设计之下,北京的街区更新显得愈加细致、精致,也更加接地气了。
早在2017年8月,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率先在“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全面实施责任规划师制度。当时,中规院、清华同衡、北京工业大学等12家知名设计院和大学向全东城17个街道分别派遣由2至3名责任规划师组成的团队。
责任规划师要做些什么?他们好比街巷美颜师,精雕细琢,为街区整治发展综合施策。责任规划师团队全程参与环境整治提升,以“绣花”精神从街区层面开展系统研究,梳理街区历史文化内涵和遗址遗存,了解不同人群的切身需求和产业发展前景,综合考虑风貌、居住、环卫、停车、议事等整治过程中难以绕过的难题,力争形成“一揽子”解决方案,有效提高老城整治效能。
在全面实施责任规划师制度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东城134条大街、496条背街小巷的整体环境都得到了整治提升。如今,责任规划师将继续扎根基层,长期跟踪,深入到街道社区胡同里,与胡同居民一起见证胡同的蜕变与新生。
对于担任责任规划师,来自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85后”规划师赵幸颇有心得。早在7年前,她就已经与史家胡同结缘,并不断深入到这里的胡同、大杂院、老居民当中。如今,她还以史家胡同博物馆作为阵地,与居民一起持续为胡同进行更新改造。
城市规划,不仅是在探索怎样让城市更宜居,更能体现出我们如何看待历史和未来。而责任规划师制度在街区扎根,让城市规划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更合理,也必然让城市在精细治理中不断变得更美好。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西城“共生院”长什么样
政府工作报告原文:坚持“保障对保障”,按照申请式改善、“共生院”改造的思路,推进核心区平房院落有机更新。
今年西城区提出,要继续深化什刹海“共生院”试点。去年,西城区在什刹海银锭桥胡同7号院试点建设,“共生院”,推动老城平房院落的有机更新。1月9日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前往该共生院探访。
这个大院就离后海的银锭桥不到50米,青砖、灰瓦、红大门,院门口还挂着小巧的金属铭牌,写着“海棠画院”。从远处看,与老北京的传统大院没有什么区别,不同的是,院中有三间房子被改造成了民宿供游客居住,还有四户则是普通原住民。
走进院内,就能看到右手边的墙上挂着“山水”的,,这是客房的其中一间,除了摆放着床、柜用于起居的内室,还保留着一个微型庭院,地面由一块块隆起的地砖铺就,门框、木窗均是传统模样。
而在另外两间客房,有的原封不动地留存了老房子的门框、窗框、篆刻着诗句的石碑,有的在屋内的架子上摆放着布老虎、景泰蓝等传统手工艺制品,以还原传统风貌,还有的摆设了木桌、笔墨,供游客兴起时挥毫。
这个小院面积有35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0余平方米,3间北房在2016年完成腾退。“腾出来的房子空在那儿,一是资源浪费,二来管理维护也有成本。”负责什刹海片区腾退的北京天恒正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森说,由此萌生了引入新业态、与原住居民“共生”的想法。
这三间腾退的屋子就改成了客房,四户原住民与游客同住一院。这个共生院从去年年中时开业,虽然房间不多,但每逢节假日便十分抢手,迄今已经接待了一两百人,想要入住,一般要提前一到两个月预订。
店长王楠告诉北青报记者,“老北京的感觉”是游客入住后最为满意的元素。“基本都是外地游客,以上海、广东的为主,一家子的居多。”由于民宿的客房与居民的住房都是分开的,居民并没有觉得生活受到影响,反而感到带门禁的院门比原来的大杂院住得更安全了,居民没事还愿意跟客人一起聊会儿天。更重要的是,民宿所带来的收益还能用于院落的保洁、改造等开支。
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图片制作/沙楠
亮点
道路作业车辆全部接入市级监管平台
政府工作报告原文:建成覆盖乡镇街道的粗颗粒物监测网络,道路清扫保洁新工艺作业率达到89%。
解读:2018年11月,北京建成了覆盖全市325个街道、乡镇的粗颗粒物监测网络,监测站点超过1000个。
近年来,北京大力推广道路清扫保洁新工艺,使用洒水车、扫路车、洗地车等三种环卫车辆组合作业,实现“冲、扫、洗、收”组合作业模式,有效清除路面尘土,减少路面尘土残存量,恢复保持路面本色。目前,清扫保洁新工艺作业面积已经占车行道总面积的89%。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本市出台了城市道路尘土检测标准,要求主要道路路面“以克论净”。2018年,北京共检测城市道路810条,道路尘土残存量均值为11.7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同时,本市搭建了环卫保障车辆监管平台,截至2018年底,道路作业车辆已全部接入市级监管平台,城市道路清扫保洁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文/本报记者 王斌
新型猪瘟疫苗已开始投产前试验
政府工作报告原文:抓好非洲猪瘟有效防控,确保疫情不扩散不蔓延。
解读:预防猪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为猪接种猪瘟疫苗。此前常用的防控疫苗为活疫苗,而新型兽用合成肽疫苗,具有免疫原性高、生物安全性好、可有效区分免疫动物和感染动物等优点,是目前研制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新型疫苗的主要方向之一。北京市科委农村发展,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本市已建成国内,的合成肽疫苗中试生产线,产出5批合成肽抗原中试产品,中试规模达到10000头份/批(中试是产品正式投产前的试验,是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较小规模试验)。
文/本报记者 蒲长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