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赣南深山里的父子教师:只要还有一个学生 就不会离开

时间:2019-01-05 15:26:15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新华社南昌1月5日电 题:赣南深山里的父子教师:只要还有一个学生,就不会离开

  新华社 黄浩然

  他头发花白,年过花甲,眼神中流露着慈祥。他意气风发,已逾而立,举手间洋溢着坚定。年老的是父亲,叫罗光祥;年轻的是儿子,叫罗伟。这对父子先后在赣南深山里的同一所村小任教。

  接过父亲手中的“教鞭”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寨坑村偏远的红卫组,贫困且交通不便。60岁的罗光祥是这里教学点的原校长,2018年退休时已在这工作43年。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这所学校从一个不通水电的土坯房,逐渐成为设施完善的村级小学。

  退休前,罗光祥本有机会去离家更近的学校。可是,他不但没去,还希望同为小学教师的儿子罗伟,能在他退休后调来寨坑村接他的班。罗光祥说:“全家人都没拗过我。”

  而罗伟接受这份工作,并不是因为父亲的“不讲理”。一个梅雨天,村里小道泥泞湿滑,罗光祥下课后在回家路上不慎摔伤。罗伟闻讯赶来,看到村民们守在父亲床前,眼神中流露出家人般的关心和担忧。他一下子就理解了父亲对这里的眷恋。

  “后来我才知道,如果我不来,这个教学点很有可能就被撤销,孩子们就要走十几里路去另外的小学上学。为了孩子们,我接过了父亲的教鞭……”罗伟坚定地说。

  “孩子在学校,家长就安心”

  罗伟刚来的时候,晚上常常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他想抱一抱5岁的女儿,就只能等到周末,还要骑上一个小时摩托车才能赶回家中。而退休后的罗光祥更忙碌了,既要帮着儿子带孙女,又得回到村里辅助儿子工作。

  这几年,村里的孩子陆续被外出务工的父母带离家乡,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自罗伟接班以来,在读的学生只有二年级的罗忠浩和一年级的罗小雅,教室门外挂着“一、二年级”的牌子,两个孩子则在同一个教室交替上课。

  罗光祥叮嘱儿子,“师者父母心”,要用真诚走进孩子们的内心。8岁的罗忠浩家里是贫困户,妈妈在他不到一岁时就离开了家,爸爸在外务工多年,奶奶患有精神病,家里,的依靠是60岁的爷爷罗光余。在讲《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罗忠浩读到“我的妈妈在哪里”时,便忍不住伤心地哭了起来。罗伟安慰他说:“小蝌蚪后来长大了,强大了,也找到了妈妈。”

  为了拉近和学生、家长的距离,罗伟把他们请来学校食堂共进午餐,同孩子增进感情。意想不到的是,罗忠浩在饭后会向爷爷介绍贴在墙壁上的照片,年仅7岁的罗小雅会主动帮奶奶洗碗。

  孩子们的成长,家长们看在眼里,暖在心头。朴实的罗光余说起对两位罗老师的感激,不禁热泪盈眶:“我的儿子是‘老罗老师’教的,孙子是‘小罗老师’教的,他们父子是我的恩人。平时烦心事再多,只要孙子在学校,我就安心。”

  “我想成为像您一样的老师”

  在父亲帮助下,罗伟逐渐适应了乡村小学的工作和生活。现在,他不但适应了既教语文又教数学的“双重挑战”,也习惯了既教一年级又教二年级的“复式教学”的工作模式。关于教学心得,他笑着说:“这种小班教学,让我学会了‘因材施教’”。

  “老罗老师”也肯定了“小罗老师”的教学水平。老罗说:“(儿子)比我原来做得好多了,他会用多媒体教具,而我已经落伍了。”

  对于父亲的鼓励,罗伟说:“现在各方面条件都比原来好多了。我和孩子也有很深的感情,只要还有一个学生在这读书,我就不会离开。”

  教室墙上有一个别致的照片栏叫“我们的约定”,里面贴满了“小罗老师”和孩子一起的照片:有活泼有趣的自拍照,有一起踢球的活动照,还有一起去赣州市动物园的游玩照……

  提起跟孩子们的“约定”,罗伟十分开心:“我答应了他们,等天气暖和一点,要带他们去市里的新华书店买书,再请他们吃一顿‘快餐’。”他觉得,孩子们不仅要感受乡村文化,也要感受城市文明;只要用心培养,孩子就会有无限的可能。

  “叮叮叮,叮叮叮……”用了几十年的自制铁铃,发出的上课铃声传遍了山里。课堂上,罗老师问两位孩子的理想。罗小雅说:“我想快点长大,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罗忠浩说:“长大了我想成为一名像您一样的老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讯网无关。新讯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