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大红门市场服务,在沧州挂牌
外迁商户二次创业“有人管”
来沧州明珠商贸城拿货的商户络绎不绝。为了更好地服务商户,大红门市场服务,今天正式挂牌。
今天上午,位于沧州东塑集团明珠大厦东座的北京丰台-沧州(大红门市场)服务,正式挂牌。服务,300多平方米,一大早就有不少商户前来咨询。“以前在北京,政府帮我们找承接市场,现在我们落户沧州,他们还跟着过来设点服务,是我们的娘家人!”在大红门地区做了多年辅料生意的周银旺告诉记者,听说在沧州设立了服务,,他赶紧过来看看,心里踏实。
服务,是北京丰台和河北沧州搭建的丰台-沧州协同发展平台和大红门-明珠商贸城沟通对接平台,双方将致力于为外迁商户进行“第二次创业”提供服务,让“北京大红门”品牌价值与影响力实现京外拓展,全面引导服装产业链整体外迁,实现两地共赢。
设点服务 加快推动有序转移
服务,主任杨铁梅介绍说,为了服务好外迁商户,丰台区委区政府联合沧州市委市政府、沧州东塑集团共同成立了北京丰台-沧州(大红门市场)服务,。这个服务,将通盘考量、合理安排,统筹两地协同发展工作,搭建丰台-沧州协同发展平台和大红门-明珠商贸城沟通对接平台,以对接、推介、宣传活动为载体,在服务管理外来商户、优化营商环境、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加快推动服装批发产业由丰台向沧州的有序转移承接,实现两地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在大红门沧州服务,的工作表里,满满罗列着2019年的主要任务,包括完善顶层设计、做好商户服务、加大政策支持、推动产业链转移四个方面。其中,做好商户服务内容最多,也最繁杂。
“第一步,我们要建立商户管理台账。深入市场走访,为商户建档立册,了解每位商户的情况,针对商户不同的需求及时作出应对。”杨铁梅说,服务,将深入了解商户需求,及时上报工作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解决商户关心的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问题,解决商户后顾之忧,设立商户热线,有效化解纠纷。跟踪疏解多年,杨铁梅对商户情况大体已了然于胸,她说,对于已经外迁的商户,,将持续跟踪,定期调研,了解商户在经营、子女入学、养老服务等多方面的需求,解决商户后顾之忧,有效防止商户回流;对于正在等待外迁沧州的1.3万户商户,尽快安排企业为商户提供摊位、住宿,办理商户外迁手续;对于大红门地区其他商户,加大宣传力度,不定期组织商户去沧州考察,推动商户外迁。同时,还要协助成立沧州商户党支部和商会,鼓励商户开展自治,助力商户开展“第二次创业”。
南苑-大红门地区是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标志性主战场。此前丰台区区委书记汪先永率丰台区党政代表团赴河北沧州对接大红门地区市场疏解工作时表示,要努力把大红门地区市场疏解与承接工作做实、做细、做深。据悉,截至目前已有8000余家服装批发商户、3200余家服装加工生产企业落户沧州,占地2万亩的明珠服饰产业特色小镇正在施工建设中,初步实现了到沧州的商户落得下、留得住、发展得好,来自北京丰台大红门的商户在沧州开启了二次创业。
汪先永表示,大红门地区的商户为北京市丰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过贡献,丰台是大红门地区外迁商户的“娘家人”,丰台区委区政府要为外迁商户的“第二次创业”提供空间、做好服务。丰台与沧州互补性强,既有良好合作基础,又有广阔合作前景,下一步丰台区委区政府将继续有序、有力、有温度地做好南苑-大红门地区剩余市场疏解、商户承接工作,通盘考量、合理安排,全面引导服装产业链整体外迁,并将加强社会综合治理的深度交流,在服务管理外来商户、优化营商环境、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建立长效联系机制,实现公共服务管理资源共建共享。
■创业故事
发现新商机 瞄准南方人的胃
从去年以来,陆续有8000多家商户落户沧州,开始了“二次创业”,不少商户在经营服装鞋帽等批发的老本行基础上拓展了业务,抓住沧州承接北京外迁业态的机遇,跟随这个城市一起快速成长。
来自北京大红门的商户周银旺这两天忙得是脚打后脑勺,一边是辅料市场毛绒批发生意进入旺季,另一边是使用面积8000平方米的超市进入开业,,在沧州这片土地上,他不仅守住了自己原来的那一摊,还开始了二次创业。
周银旺在北京经营了20多年,一直是做辅料生意的。“原先在羽绒服一条街,当时我们觉得不会彻底疏解,就转战了南四环边上的正天兴市场,没想到这次是真的,力度那么大,正天兴也关停了。”周银旺说。
正在迷茫中,他得到了大红门疏解办的帮助,给他们提供外地的承接市场信息,还带着他们四处考察。“不少搞服装批发的商户到了沧州,我们做辅料的也跟着过来了,租了个120多平方米的店铺,比在北京的敞亮多了,现在内销的客户基本跟着都过来了。”周银旺说。
当辅料生意稳定后,周银旺发现了新的商机:沧州承接了那么多的外迁商户和业态,各种服务设施一下子显得捉襟见肘了。
“一开始我是想开一家酒店宾馆,东塑集团知道我的想法,就给我搭建了平台,帮我找到一处房屋。”周银旺说。他的新天地在距离市场1公里左右的一个地块,有8000多平方米,周边有住宅区和布料轻纺城、学校等。经过调研,周银旺发现这个地段开宾馆有点儿尴尬:虽然只有2公里,可是沧州各种商机都在涌现,这个距离已经算是有点儿远了。结合周边的住宅以及老乡们的建议,周银旺最终觉得将酒店宾馆改成了超市。
“除了日常百货用品外,我们的超市主打南方生鲜,想抓住我们南方人的胃。”周银旺说,商户中很多人都是来自浙江,口味和北方不一样,他们直接对接南方供应商,开超市的朋友带来了成熟的运营团队,既能让商户们吃到自己习惯的食材,还能够抢占先机赚点钱。“一二层是超市,三层是餐饮,让我的南方老乡们能在沧州发展得好、生活饮食也好。”
“为了服务外迁商户,东塑集团在轻纺城周边建设生活住宅小区即将开工,我们得盯住了早占先机!”周银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组团创业 仓储酒店菜市场全覆盖
疏解前施建福在北京大红门经营女装生意,在大兴青云店的工厂有4000多平方米,自产自销,在大红门商贸城、大红门早市甚至动批都经营有摊位。
外迁到沧州,施建福是全产业链过来的,厂子设在沧州明珠特色服饰小镇里,正在紧张的赶工建设,摊位在沧州铺的也比较开,市场、早市都有。
“工厂还在建设中,现在销售的服装是找别的厂子代工,正好有精力搞点儿别的事情!”施建福告诉记者:“到了沧州我就问过原来的老乡,尤其是浙商商会里的长辈,他们说沧州很有30年前大红门初创时的创业氛围,而我们年轻的一代也有了机会,终于不用跟着他们后面跑了,大家是在一个起跑线上。”
作为新一代,施建福他们创业也有了新模式,不再单打独斗,而是组团创业。施建福告诉记者,他们的创业团队有20多个主要管理人员,员工有八九十人。
“我们的团队会去做市场调查、去发现商机,寻找空白领域,发现外迁到沧州商户的刚需。”施建福认为,沧州这个城市正处在生长期,这个城市正在由疏解承接的“爆发式生长”状态向“适应经济规律稳健生长”状态转变的关键时期,作为这个市场的参与者,他们赶上了这个好时机,要把牌打好。
团队已经启动了不少项目,包括一处6万平方米的仓储,延伸服装批发业态;一处近2万平方米的菜市场,主打南方精品菜篮子;还有在此前北京经营商户公寓基础上在沧州投资的商务酒店和快捷酒店……“有信心在沧州二次创业,大展宏图。”施建福说。
本报记者 孙颖 X133